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二》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皇华几月案盐池,钩按从来未有知。

隐伏无由逃计最,勤劳长足儆官师。

事逢错节皆投刃,利析秋毫类算棋。

他日朝廷询北事,讲论风俗待陈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属于文人墨客之间互赠唱和之作。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知识与技艺精进的渴望。

"皇华几月案盐池"这一句,通过对时间的询问,暗示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而"钩按从来未有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因为在古代通信不便,消息难以传递。

"隐伏无由逃计最"及"勤劳长足儆官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学问的重视,以及对知识渴望的心情。其中"隐伏"指的是深藏不露的才华或抱负,而"勤劳长足"则是形容诗人对学习的不懈追求。

"事逢错节皆投刃,利析秋毫类算棋"两句,用刀刃比喻决断与分析之精细,以此形容处理问题时的果断和深思。这些意象显示了诗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沉着与周密。

最后两句"他日朝廷询北事,讲论风俗待陈诗"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将来有机会向朝廷汇报边疆之事,以及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诗歌来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他日"指的是未来的某一天,而"讲论风俗"则展现了诗人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记录。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个人学问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有所贡献的期待,体现出了古代士人情操与理想。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书怀

长安多路岐,西去欲何依。

浮世祗如此,旧山长忆归。

自离京国久,应已故人稀。

好与孤云住,孤云无是非。

(0)

穷花常闭户,秋城闻捣衣。

树回早秋色,川长迟落晖。

(0)

题沈道士新亭

何处好攀跻,新亭俯旧溪。

坐中千里近,檐下四山低。

小浦依林曲,回塘绕郭西。

桃花春满地,归路莫相迷。

(0)

酬崔侍御见赠

买得东山后,逢君小隐时。

五湖游不厌,柏署迹如遗。

市隐何妨道,禅栖不废诗。

与君为此说,长破小乘疑。

(0)

送常清上人还舒州

灊人思尔法,楚信有回船。

估客亲宵语,闲鸥偶昼禅。

经声含石潋,麈尾拂江烟。

常说归山意,诛茅庐霍前。

(0)

杂曲三首·其一

行行春径蘼芜绿,织素那复解琴心。

乍惬南阶悲绿草,谁堪东陌怨黄金。

红颜素月俱三五,夫婿何在今追虏。

关山陇月春雪冰,谁见人啼花照户。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