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华几月案盐池,钩按从来未有知。
隐伏无由逃计最,勤劳长足儆官师。
事逢错节皆投刃,利析秋毫类算棋。
他日朝廷询北事,讲论风俗待陈诗。
皇华几月案盐池,钩按从来未有知。
隐伏无由逃计最,勤劳长足儆官师。
事逢错节皆投刃,利析秋毫类算棋。
他日朝廷询北事,讲论风俗待陈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属于文人墨客之间互赠唱和之作。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知识与技艺精进的渴望。
"皇华几月案盐池"这一句,通过对时间的询问,暗示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而"钩按从来未有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因为在古代通信不便,消息难以传递。
"隐伏无由逃计最"及"勤劳长足儆官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学问的重视,以及对知识渴望的心情。其中"隐伏"指的是深藏不露的才华或抱负,而"勤劳长足"则是形容诗人对学习的不懈追求。
"事逢错节皆投刃,利析秋毫类算棋"两句,用刀刃比喻决断与分析之精细,以此形容处理问题时的果断和深思。这些意象显示了诗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沉着与周密。
最后两句"他日朝廷询北事,讲论风俗待陈诗"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将来有机会向朝廷汇报边疆之事,以及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诗歌来描述当地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他日"指的是未来的某一天,而"讲论风俗"则展现了诗人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记录。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个人学问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有所贡献的期待,体现出了古代士人情操与理想。
何处好攀跻,新亭俯旧溪。
坐中千里近,檐下四山低。
小浦依林曲,回塘绕郭西。
桃花春满地,归路莫相迷。
买得东山后,逢君小隐时。
五湖游不厌,柏署迹如遗。
市隐何妨道,禅栖不废诗。
与君为此说,长破小乘疑。
灊人思尔法,楚信有回船。
估客亲宵语,闲鸥偶昼禅。
经声含石潋,麈尾拂江烟。
常说归山意,诛茅庐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