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山林习已成,市朝声利让渠争。
是非每向静中见,悔吝多从动处生。
且约苍官陪竹友,共邀欢伯访梅兄。
岁寒心事期相守,一瞬枯荣任变更。
小隐山林习已成,市朝声利让渠争。
是非每向静中见,悔吝多从动处生。
且约苍官陪竹友,共邀欢伯访梅兄。
岁寒心事期相守,一瞬枯荣任变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坚守。首句“小隐山林习已成”表达了诗人已经习惯了山林中的简朴生活,对尘世的名利之争显得淡然。次句“市朝声利让渠争”则暗示了世人对权势和财富的追逐,与诗人的选择形成对比。
第三句“是非每向静中见”强调在宁静的环境中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是非善恶清晰可见。第四句“悔吝多从动处生”则指出,纷扰的行动往往带来后悔和烦恼。
第五、六句“且约苍官陪竹友,共邀欢伯访梅兄”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竹子和梅花视为朋友,表达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岁寒心事期相守,一瞬枯荣任变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接纳,即使面对岁月变迁和个人境遇的起伏,也坚守内心的信念,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人生的冷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谊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野食不穿囷,溪饮不盗盎。嗟?独何罪,膏血自为罔。
阴阳造百物,偏此愚不爽。
肥痴与瘦黠,禀受不相髣。
王孙处深谷,小若儿在襁。
超腾避弹射,将中还复枉。
一朝受羁緤,冠带相宾飨。
愚死智亦擒,临食抵吾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