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影照愁肠。独对蟾光。年年旅邸叹悲凉。
脉脉离怀何处寄,鬓点秋霜。历遍水云乡。
渺渺涂长。戍楼残角隐斜阳。
只有多情天上月,伴我蓬窗。
素影照愁肠。独对蟾光。年年旅邸叹悲凉。
脉脉离怀何处寄,鬓点秋霜。历遍水云乡。
渺渺涂长。戍楼残角隐斜阳。
只有多情天上月,伴我蓬窗。
这首《浪淘沙·旅次对月》是清代词人吴尚憙所作,描绘了词人在异乡旅途中对月抒怀的情景。
“素影照愁肠”,开篇以“素影”喻月光,映照着词人心中的愁绪,形象地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与忧伤。“独对蟾光”,进一步强调了词人独自一人面对月光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年年旅邸叹悲凉”,词人感慨于年复一年在异乡旅店中度过的时光,感叹其中的悲凉与无奈。“脉脉离怀何处寄”,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无法寄托,只能默默承受,表现出深深的孤独与思念。“鬓点秋霜”,岁月的痕迹在词人的鬓发上显现,增添了几分沧桑感。“历遍水云乡”,词人经历了许多地方,但始终未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渺渺涂长”,路途遥远而漫长,象征着词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戍楼残角隐斜阳”,边塞的戍楼中传来凄凉的号角声,夕阳西下,更添几分悲凉。“只有多情天上月,伴我蓬窗”,在这样的时刻,只有那轮多情的明月陪伴着词人,给予些许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在异乡旅途中对月抒怀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孤独与忧伤的深刻体验,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词人的心境,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十年汉殿辞荣去,颍水今归作故乡。
曾赋洞箫真蜀客,能吟夜雨胜何郎。
放怀云外追黄鹄,别梦春深过玉堂。
可惜当年挂冠早,华星不及到文昌。
迟日江山好,老去倦遨游。
好天良夜,自恨无地可销忧。
岂意绮窗朱户,深锁双双玉树,桃扇避风流。
未暇泛沧海,直欲老温柔。解檀槽,敲玉钏,泛清讴。
画楼十二,梁尘惊坠彩云留。
座上骑鲸仙友,笑我胸中磊磈,取酒为浇愁。
一举千觞尽,来日判扶头。
西风吹繁暑,夜气初宜秋。
所居稍虚豁,得以消我忧。
独眠堂中央,一榻无衾裯。
开轩敞南北,凉飙入翛翛。
是日七月七,三星已西流。
残云不成雨,缥缈当空浮。
云行忽中断,月彩烂不收。
影落庭树间,枝叶如雕锼。
草根有小虫,微吟作啾啾。
岂复厌喧聒,更觉窗户幽。
我欲终今夕,飞蚊不相谋。
喧我复齧我,驱去嗟无由。
但当我自屏,岂与汝辈仇。
闭门归下帷,蝶梦寻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