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严霜篇》
《严霜篇》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严霜下原隰,秋草日以衰。

游宕思乡井,飞禽重徘徊。

庭柯畏金丸,参天怒冯夷。

寒猋忽朝夕,高木先折摧。

岂无劲羽翮,不离故山枝。

故山不可离,寒猋无已时。

巢卵讵复惜,托足良多岐。

南翔盼北岫,东集念西驰。

饮河惊浅浪,野田农人欺。

仰见云间雁,悔蚤不追随。

晚尚未易决,奋翅何忧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严霜覆盖大地,秋草日渐凋零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首句“严霜下原隰,秋草日以衰”点明了季节与环境,严霜覆盖在平原与低地之上,秋草在寒冷中日渐枯萎。接着,“游宕思乡井,飞禽重徘徊”两句,诗人借游荡的鸟儿思念家乡,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鸟儿在天空中徘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庭柯畏金丸,参天怒冯夷”描绘了树木在严霜下的脆弱,仿佛在畏惧金丸的打击,同时也暗喻了自然界中的残酷与无情。接下来,“寒猋忽朝夕,高木先折摧”进一步渲染了严冬的凛冽,高大的树木也无法抵挡寒风的侵袭,纷纷折断。

“岂无劲羽翮,不离故山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即使拥有强健的翅膀,也不愿离开养育自己的故乡。这种情感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亲情与根植于心的土地的深情依恋。

“故山不可离,寒猋无已时”强调了故乡的不可替代性,即便严霜不断,也无法动摇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接下来,“巢卵讵复惜,托足良多岐”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生命与选择的主题,无论是筑巢还是寻找栖息之地,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牺牲。

“南翔盼北岫,东集念西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希望向南飞翔,却无法忘怀北方的山峦;向东聚集,心中又挂念西方的驰骋。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饮河惊浅浪,野田农人欺”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暗示了生存环境的艰难与挑战,河流的浅浪让饮水变得困难,田野上的人们也面临着生活的压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

最后,“仰见云间雁,悔蚤不追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未能追随大雁南飞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晚尚未易决,奋翅何忧迟”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时间紧迫,也要振翅高飞,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选择的探索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其五

折得荷花伴我幽,更搴荷叶伴花愁。

孤芳欲落偏多思,一片先垂半不收。

(0)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其三

雨痕拂水有如无,雨点飞空密复疏。

白鹭窥鱼浑欲下,被风吹起不由渠。

(0)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其一

盘蔬盂饭趁朝饥,争指枯肠作地基。

不觉南山新笋蕨,搀先占却未多时。

(0)

芗林五十咏·其九山斋

老子斋中宿,同来无一人。

若非明月客,谁伴白云身。

(0)

江上松径

一日江行百折中,回头犹见夜来峰。

好山十里都如画,更与横排一径松。

(0)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其三

西湖虽老为人容,不必花时十里红。

卷取郭熙真水墨,枯荷折苇小霜风。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