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开幕府试雕戈,七哨功成献凯歌。
借问凌烟谁第一,汉家剑履赐萧何。
重开幕府试雕戈,七哨功成献凯歌。
借问凌烟谁第一,汉家剑履赐萧何。
这首诗描绘了在军事胜利后,将军重开府邸,展示其战功,并献上凯旋之歌的情景。诗中以“借问凌烟谁第一”这一问句,巧妙地将历史上的功臣萧何与当前的主人公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这位将军卓越功绩的肯定和赞誉。通过“汉家剑履赐萧何”的比喻,不仅凸显了将军的显赫地位,也暗含了对其忠诚与贡献的高度评价。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英雄豪杰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向往。
勃勃旱尘气,炎炎赤日光。
飞禽飐将坠,行人渴欲狂。
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
肥者不禁热,喘急汗如浆。
此时方自悟,老瘦亦何妨。
肉轻足健逸,发少头清凉。
薄食不饥渴,端居省衣裳。
数匙粱饭冷,一领绡衫香。
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
吴苑四时风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
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
士女笙歌宜月下,使君金紫称花前。
诚知欢乐堪留恋,其奈离乡已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