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花础润气氤氲,静对薰炉柏子焚。
夜半雨声新水涨,枕边流出一溪云。
方花础润气氤氲,静对薰炉柏子焚。
夜半雨声新水涨,枕边流出一溪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居所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方花础润气氤氲”以细腻之笔勾勒出屋檐下花瓣状的石础在湿润空气中弥漫着的朦胧雾气,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静对薰炉柏子焚”一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静静地面对燃烧的薰炉和柏子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雅致,柏子香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为这静谧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沉静。
“夜半雨声新水涨”则将视角转向夜晚,描绘了一场夜雨后,溪流水位上涨的情景。夜半时分,雨水轻轻敲打地面的声音,伴随着新涨的溪水,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山居生活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最后,“枕边流出一溪云”一句,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想象着溪水如同云朵一般从枕边缓缓流淌过,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山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中居所的宁静、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读来令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片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
诸刘兄弟贤,一一无可选。
竹林锐头郎,风味吾小阮。
平生天机深,善闭得内楗。
迩来卿何曹,不办折腰本。
稍传诗语东,朝日照兰畹。
伊余战纷华,心旆凡几偃。
划逢君家语,隽永初一脔。
识遗饱新得,友胜悟夙捐。
缅怀歌商地,萧瑟松涧远。
阴阴芜菁花,碧蝶相与晚。
是中著高士,物意自偃蹇。
向来白衣宰,云壑论补衮。
优游济艰难,如以禹代鲧。
刘郎秀眉宇,秋隼立高巘。
端能谢师匠,万卷自锄垦。
时须阅世谛,一及城门键。
功名头上簪,日月风中幰。
何时会吴下,春动长洲苑。
口腹不自主,来吟体斋诗。
三肃斋中人,问体安措辞。
体卑语近拘,体高语近欺。
耳目口鼻形,人各师其师。
要之天地间,当以一理推。
冯侯好兄弟,一一清庙姿。
是家好谈道,脱略毛与皮。
一堂春愔愔,诗礼相娱嬉。
但愧远客尘,涴子连理枝。
虽然参自诀,要知不磷缁。
我车得国工,分路有险夷。
君知鲁叟圣,妙在物不遗。
当其作春秋,一字如权锤。
越境惜赵盾,断谓此语非。
俗儒无已心,望道如隔纰。
闭门画圆方,用世多参差。
千载堪一咍,汝足未及巇。
冯郎顾我笑,坐久炉烟迟。
黄花粲墙东,青山转墙西。
吾言亦已费,须君浮一卮。
《体斋诗为梁溪冯季求作》【宋·敖陶孙】口腹不自主,来吟体斋诗。三肃斋中人,问体安措辞。体卑语近拘,体高语近欺。耳目口鼻形,人各师其师。要之天地间,当以一理推。冯侯好兄弟,一一清庙姿。是家好谈道,脱略毛与皮。一堂春愔愔,诗礼相娱嬉。但愧远客尘,涴子连理枝。虽然参自诀,要知不磷缁。我车得国工,分路有险夷。君知鲁叟圣,妙在物不遗。当其作春秋,一字如权锤。越境惜赵盾,断谓此语非。俗儒无已心,望道如隔纰。闭门画圆方,用世多参差。千载堪一咍,汝足未及巇。冯郎顾我笑,坐久炉烟迟。黄花粲墙东,青山转墙西。吾言亦已费,须君浮一卮。
https://shici.929r.com/shici/2vT194LB.html
薄薄酒,全吾天。丑丑妇,引吾年。败缯粗布形骸便。
辛勤著书塞屋椽,何如郭外二顷桑麻田。
折腰敛板高鸢肩,何如方床八尺供横眠。
左为剑铓右鼎耳,劝君却步行相先。
斗量明珠埒编钱,郿坞未就脐已燃。
十眉间坐争连蜎,绝缨灭烛薰腥膻。
农家丑妇眉半栉,白头惟有夫婿怜。
劝君酒薄君勿嗔,尚方赐尊能杀人。
力微覆餗有明诫,食鲑三九元非贫。
酒不薄,人自薄。妻不恶,人自恶。
不如浊酒三杯呼丑妇,共作原头赛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