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知时候,堪怜异众禽。
双飞春雨细,对语画堂深。
寄宿雕梁稳,衔泥柳岸阴。
栖身自有处,鹰隼莫相侵。
来去知时候,堪怜异众禽。
双飞春雨细,对语画堂深。
寄宿雕梁稳,衔泥柳岸阴。
栖身自有处,鹰隼莫相侵。
这首诗名为《咏燕》,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与环境适应,展现了它们独特的飞行规律和对家园的执着。
首句“来去知时候”,表达了燕子对时间的精准把握,它们懂得在适宜的季节和时间飞翔或归巢。接下来的“堪怜异众禽”则流露出诗人对燕子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怜爱之情。
“双飞春雨细,对语画堂深”描绘了燕子在春雨中成双结对,轻盈地飞翔,于精致的画堂内低语,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燕子在梁间筑巢的场景在“寄宿雕梁稳”中得以展现,显示出它们的稳重与安心。
最后一句“栖身自有处,鹰隼莫相侵”告诫其他猛禽,尽管燕子看似柔弱,但它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希望其他动物不要轻易侵犯。这不仅是对燕子的保护,也寓含了诗人对弱小生灵的关爱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燕子的生活智慧和坚韧精神,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三夏倏已半,烦蒸候正浊。
穷巷未寂寥,茅檐荫脩竹。
阶药晚风披,园葵朝雨足。
荷花守故红,庭草缀新绿。
北窗横古今,披对销炎燠。
囊留杜甫钱,瓶贮渊明粟。
晚食亦自佳,安用粱与肉。
安步有馀适,何必华其毂。
悟澹将遣虑,屡空讵违俗。
趁凉选树阴,微尚空缅邈。
悠然见羲皇,庶以惬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