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倏已半,烦蒸候正浊。
穷巷未寂寥,茅檐荫脩竹。
阶药晚风披,园葵朝雨足。
荷花守故红,庭草缀新绿。
北窗横古今,披对销炎燠。
囊留杜甫钱,瓶贮渊明粟。
晚食亦自佳,安用粱与肉。
安步有馀适,何必华其毂。
悟澹将遣虑,屡空讵违俗。
趁凉选树阴,微尚空缅邈。
悠然见羲皇,庶以惬幽独。
三夏倏已半,烦蒸候正浊。
穷巷未寂寥,茅檐荫脩竹。
阶药晚风披,园葵朝雨足。
荷花守故红,庭草缀新绿。
北窗横古今,披对销炎燠。
囊留杜甫钱,瓶贮渊明粟。
晚食亦自佳,安用粱与肉。
安步有馀适,何必华其毂。
悟澹将遣虑,屡空讵违俗。
趁凉选树阴,微尚空缅邈。
悠然见羲皇,庶以惬幽独。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闲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庭院中的自然景色,如竹影婆娑、荷花映红、绿草茵茵,以及凉风拂面的清新感。诗中还融入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提到了杜甫和陶渊明的名字,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三夏倏已半,烦蒸候正浊。” 开篇即点出夏日炎炎,暑气蒸腾的季节特点,为全诗营造了炎热而静谧的背景。
“穷巷未寂寥,茅檐荫脩竹。” 描述了虽身处简陋的巷弄,但有修长的竹子遮蔽,带来一丝清凉与生机。
“阶药晚风披,园葵朝雨足。” 通过晚风轻拂石阶、清晨雨水滋养葵花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生机。
“荷花守故红,庭草缀新绿。” 荷花依旧保持着鲜艳的红色,庭草则点缀着新的绿色,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自然之美。
“北窗横古今,披对销炎燠。” 北窗下,诗人面对古今,消解了夏日的酷热,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囊留杜甫钱,瓶贮渊明粟。” 这两句借用了杜甫和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慕。
“晚食亦自佳,安用粱与肉。” 晚餐虽简单,却也自得其乐,无需追求奢华的饮食。
“安步有馀适,何必华其毂。” 安逸的步行足以享受生活,何必追求华丽的车马。
“悟澹将遣虑,屡空讵违俗。” 通过领悟淡泊,可以消除忧虑,即使生活简朴,也不违背世俗的期望。
“趁凉选树阴,微尚空缅邈。” 在凉爽的时刻选择树荫下的休息,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悠然见羲皇,庶以惬幽独。”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如同远古的圣贤一般,悠然自得,满足于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大隐齐东市,青囊不记年。
携将三泖宅,并载五湖船。
鹤渚穿云僻,渔汀钓雪便。
然藜惊杖化,卖药指壶悬。
海上携真诀,区中得秘传。
玉机频揽义,金匮几探玄。
挂壁双龙下,应门独虎眠。
餐苓游绛阙,辟谷守丹田。
异證仓公习,殊方葛令研。
轩岐存后裔,俞华失先贤。
祖德持三世,神功奏十全。
沉疴吾已脱,一笑紫霞前。
紫气黄山外,青云白岳傍。
五花元蹀躞,千骑暂徜徉。
曙日悬官舍,春风拂郡堂。
科徭閒巷陌,狱讼卧桁杨。
异绩东方最,遐心北海长。
琳宫游问政,飞阁驻文昌。
鼓吹传清练,讴谣接大鄣。
园桃红照郭,陇麦翠登场。
地主新知洽,天人旧策良。
片言逾琬琰,只字并琳琅。
司马邦人重,元龙座客狂。
朱旗晨赫奕,华烛夜辉煌。
意气回飞动,形骸释混茫。
徵歌惭下里,感事忆高阳。
漫拟扶风借,行看渤海翔。
峨峨柏梁殿,第一待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