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凯千官夹道迎,欣传司马入承明。
严兵立偃三千甲,谒帝初回十二营。
丞相经纶悬玉垒,老臣方略擅金城。
丹青细数凌烟上,横槊谁兼大雅名。
奏凯千官夹道迎,欣传司马入承明。
严兵立偃三千甲,谒帝初回十二营。
丞相经纶悬玉垒,老臣方略擅金城。
丹青细数凌烟上,横槊谁兼大雅名。
这首诗描绘了司马萧公入京的情景,充满了庄重与威严的氛围。首联“奏凯千官夹道迎,欣传司马入承明”以“奏凯”、“千官夹道迎”渲染出热烈欢迎的场面,同时“欣传司马入承明”则透露出对司马萧公入京的喜悦之情。颔联“严兵立偃三千甲,谒帝初回十二营”通过“严兵”、“立偃”、“三千甲”、“十二营”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整齐与威武,以及司马萧公拜见皇帝时的庄重仪式。
颈联“丞相经纶悬玉垒,老臣方略擅金城”将视角转向朝廷高层,通过“丞相经纶”和“老臣方略”两个形象,展现了朝廷内外的治理智慧与军事才能,同时也暗示了司马萧公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尾联“丹青细数凌烟上,横槊谁兼大雅名”则以历史上的凌烟阁为背景,表达了对司马萧公功绩的肯定与期待,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对文武兼备的赞誉,希望他能像历史上那些文武双全的英雄一样,留下千古美名。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司马萧公的入京盛况,也对其个人才能和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体现了对国家栋梁之才的敬仰与期待。
晴川黄鹤,与我周旋久。
天外一帆风,破馀寒、轻装来又。
箫声吹暖,刚是上元时,青嶂月,锦街灯,夜色明于昼。
刘郎重到,往事休回首。
冷落旧巢痕,想依然、燕支红透。
桃花开早,何处媚芳春,迎过舫、送归鞍,不及长亭柳。
凤城路,习见依依巷陌如故里。
趁絮泥消尽,任教日访,琴尊欢事。望旧巢天际。
金莲对烛光生蕊。禁漏短,争许袖惹,蓬莱云气。
向槐堂里。又朋簪清话,依然树色浮空,人影在地。
芳踪梦蝶重寻,幸秦源、暗通尘世。
倚征鞍、嗟倦羽飞回,游骢唤起。
好属卢沟月,须令佳会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