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辉浑似练,点缀尽成花。
禁苑琼为圃,关山玉是砂。
寒侵光欲湿,漏永影将斜。
羡尔阳春调,徒令下里誇。
澄辉浑似练,点缀尽成花。
禁苑琼为圃,关山玉是砂。
寒侵光欲湿,漏永影将斜。
羡尔阳春调,徒令下里誇。
这首诗描绘了明月照耀在积雪之上的壮丽景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的交融。
首句“澄辉浑似练”,以“练”喻月光的纯净与明亮,如同洁白的绸缎,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清澈与柔和。接着,“点缀尽成花”,将月光洒落于雪上,化作点点银花,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禁苑琼为圃,关山玉是砂”,进一步将月光下的雪景比作琼瑶之圃与玉砌之砂,不仅突出了雪的晶莹剔透,也暗示了这种美景的珍贵与高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寒侵光欲湿,漏永影将斜”,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月光与寒冷交织的微妙感受,以及时间的流逝,光影的变化,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最后,“羡尔阳春调,徒令下里誇”,表达了对如此美景的赞叹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因为这样的美景只能被少数人欣赏,大多数人可能无法领略其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与积雪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七圣游兹山,忽迷不知路。
相传几岁年,兹山尚如故。
在圣迷亦奇,古今问遗步。
我来得与君,萍逢偶相聚。
华尊倾山房,畴昔纾衷素。
百意难尽宣,欲言色相顾。
对此古奇踪,怅然发遥慕。
朗晰岂不贤,皦皦世所恶。
大道尚浑沦,退藏戒轻露。
乃知匪所迷,冥理此中寓。
莞然向古人,千载藉微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