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精列》
《精列》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欲何为?虽有一介志,慷慨非其时。

慷慨非其时,言从吾所好,混迹于鸱夷。

入宫无美女,名士常见持。

名士常见持,卞和乃卫足,白璧以终疑。

白璧以终疑,还君十五城,抱之宁自奇。

抱之宁自奇,周孔圣殂落,世人莫我知。

虽有一介志,慷慨非其时。

(0)
鉴赏

这首诗《精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鸿沟的感慨。

首句“欲何为?”直抒胸臆,诗人似乎在问自己,究竟追求什么?接着,“虽有一介志,慷慨非其时”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有着坚定的理想与抱负,却身处时不我待的境地,无法施展才华。

“慷慨非其时,言从吾所好,混迹于鸱夷”,诗人选择隐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坚守自我,即使身处乱世,也坚持自己的喜好与信念,如同鸱夷(一种古代的酒器),在混沌中保持独立。

“入宫无美女,名士常见持”,这里借喻,说明诗人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受权势的诱惑,像名士一样,持有高尚的情操。

“名士常见持,卞和乃卫足,白璧以终疑”,诗人引用了卞和献玉的故事,暗指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坚守道德底线,不因外界压力而妥协,最终可能面临误解与怀疑。

“白璧以终疑,还君十五城,抱之宁自奇”,诗人以白璧象征自己的才华与理想,即使最终被人误解,仍能坚守自我,如同怀抱奇珍,独自欣赏。

“抱之宁自奇,周孔圣殂落,世人莫我知”,诗人感叹,即便才华横溢,也难以得到世人的理解与认可,仿佛周公、孔子这样的圣贤,也难逃被世人遗忘的命运。

最后,“虽有一介志,慷慨非其时”,诗人再次强调,尽管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但他依然坚守初心,不改初衷,即使在不被理解的时代,也要保持慷慨激昂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坚持自我、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黄金缕/蝶恋花

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

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

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0)

送朱校理知潍州

东国连年水伤稼,使君到部即行春。

茫茫四野潢污竭,郁郁万行桑柘新。

俗不好奢田器贵,狱无留系吏家贫。

齐人忽怨归朝速,自是承明侍从臣。

(0)

又和雪霁

南宫来几时,挟纩易春衣。

意谓花将晚,何言雪尚飞。

夜声通旅枕,晓色弄晴晖。

继日劳王事,离离雁已归。

(0)

临江仙·其十八诏芳亭赠坐客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

恨无羯鼓打梁州。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

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0)

定风波·其二

渺渺空波下夕阳。睡痕初破水风凉。

过雨归云留不住。何处。远村烟树半微茫。

莫笑经年人老矣。归计。得迟留处也何妨。

老子兴来殊不浅。帘卷。更邀明月坐胡床。

(0)

竹马儿

与君记,平山堂前细柳,几回同挽。

又征帆夜落,危槛依旧,遥临云巘。

自笑来往匆匆,朱颜渐改,故人俱远。

横笛想遗声,但寒松千丈,倾崖苍藓。

世事终何已,田阴纵在,岁阴仍晚。稽康老来尤懒。

只要莼羹菰饭。

却欲便买茅庐,短篷轻楫,尊酒犹能办。

君能过我,水云聊为伴。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