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朱校理知潍州》
《送朱校理知潍州》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东国连年水伤稼,使君到部即行春。

茫茫四野潢污竭,郁郁万行桑柘新。

俗不好奢田器贵,狱无留系吏家贫。

齐人忽怨归朝速,自是承明侍从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ūxiàozhīwéizhōu
sòng / guāng

dōngguóliánniánshuǐshāngjià使shǐjūndàoxíngchūn

mángmánghuángjiéwànxíngsāngzhèxīn

hǎoshētiánguìliújiāpín

rényuànguīcháoshìchéngmíngshìcóngché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导致的农村荒废和百姓困苦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乱带来的灾难深感。

"东国连年水伤稼,使君到部即行春"两句,直接点出了东方国家连续多年的洪水灾害,导致农作物受损。"使君"指的是统治者或官员,而"到部即行春"则表明尽管情况严峻,但仍需进行春耕的准备,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对生计的渴望。

接下来的"茫茫四野潢污竭,郁郁万行桑柘新"两句,更深刻地描绘了战后荒废的景象。"茫茫四野"表达了一种广阔而又荒凉的情景,而"潢污竭"则指的是水涝后的土地难以耕作,"郁郁万行桑柘新"则形容了桑树和柘树茂盛的景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丰收,只是自然生长的结果。

第三句"俗不好奢田器贵"指出的是由于战乱导致物价飞涨,人们生活困难。而"狱无留系吏家贫"则揭示了官府的清贫和无法维持正常的司法制度。

最后两句"齐人忽怨归朝速,自是承明侍从臣"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急于回到朝廷而不顾百姓疾苦的官员的批评。"齐人"可能指的是某一地区的人们,而"忽怨归朝速"则显示出他们对于官员迅速离开的不满。最后,"自是承明侍从臣"强调了诗人的立场和责任感,他作为一个侍奉君王的臣子,对于国家和百姓有着深刻的认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灾害的哀叹,以及对治国安邦之道的思考。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赠邑造士陈汝登之军中

汉家烽火在边庭,才子西行独请缨。

自是寸心怀补报,也将孤剑学从征。

天门久欲陈三策,沙漠今看论五兵。

莫对泮林愁此别,他年还著锦衣荣。

(0)

书王明府家庆

几年戎马怅分飞,此日君恩赐独归。

张掖寒云行处满,鲁城霜雁别来稀。

西江买棹寻花县,南国趋庭换绿衣。

官满他年应昼绣,吴门乡树碧依依。

(0)

送粮长林思器赴召京师·其二

酒尽沙头白玉瓶,海云关树远行经。

孤舟落叶丹阳渡,残笛秋风白下亭。

三楚人烟天外小,六朝山色雁边青。

怜君此去应观国,行听韶音到广庭。

(0)

与连川吴彦器夜酌

延陵才子旧知名,今日应怜好弟兄。

客里襟期疑是梦,天涯萍水况多情。

清秋一叶琴中落,黄菊孤尊月下倾。

倾盖相逢还又别,不堪江上断鸿声。

(0)

和林孔逸见寄之作

淮阴漂泊叹王孙,生事萧条一剑存。

春草閒堂思旧业,暮云孤馆寄荒村。

月明野寺同栖鹤,落叶寒山听断猿。

倾盖相逢谁似者,且陪歌舞倒芳樽。

(0)

送别曾伯刚归青浦

太常峰南正雪飞,严公湖上梅初发。

遥天片日下沧波,断鸿声里人将别。

借问君家若个山,白云携得杖头还。

碧罗旧业连青浦,高卧心閒梦亦閒。

看君意气非常调,未肯逢时发西笑。

萍梗长留沧海踪,诗书不作青云料。

客里相逢情最亲,离居自愧家常贫。

旧游冠盖今谁在,白首襟怀有几人。

念君此行何草草,岐路吞声不能道。

遥传掬泪到麟峰,伤心为吊方山皓。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