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
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
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
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
水流云散,于今几度蓼花秋。
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
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
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
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
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
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
水流云散,于今几度蓼花秋。
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
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作者是宋代的葛长庚。诗中描绘了一个清闲自在的人物形象,他不为俗事所累,仅携简单行装——包巾纸袄和单瓢只笠,独自游历天下,享受着随身的风月之乐。他看淡世事变迁,任凭时光流逝,云水漂泊,对季节更迭毫不在意,只沉浸在自己的心境之中。诗人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超脱态度,即使岁月如梭,他也无惧寒暑,认为万事皆可放下。最后,诗以神秘的隐语"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结尾,可能暗示着某种修炼或哲理,留给读者回味。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淡泊名利和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
相对偏宜子瞻椅。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
前辈风流要吾比。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经济才难,升平事了,喜公亲见唐虞。
精神如画,风节凛云衢。
回首岩岩钜望,更须问、山斗何如。
还知否,三朝旧德,眷倚在吁俞。
高情谁得似,诗中元亮,易里尧夫。
便萧然忘却,玉带金鱼。
此意君恩亦许,三二日一到中书。
公无倦,长开寿域,四海一蓬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