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其二石佛》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其二石佛》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兀若看经不记时,洞天虽近已忘归。

谁知心印窥玄海,且看云霞体上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仙人洞中修行的隐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状态。

首句“兀若看经不记时”,以“兀若”形容其专注入定的状态,仿佛时间在这样的冥想中流逝,隐士沉浸在阅读经文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的流转。这种忘我之境,体现了修行者对内心的深刻探索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次句“洞天虽近已忘归”,进一步描绘了隐士身处仙人洞中的情景。仙人洞作为接近仙境的地方,本应充满诱惑,但这位隐士却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连返回现实世界的念头都已消失。这不仅表现了他对修行的执着,也暗示了他与自然、与宇宙的和谐共处。

后两句“谁知心印窥玄海,且看云霞体上衣”,则更深入地揭示了隐士的精神世界。这里的“心印”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感悟或启示,“窥玄海”则比喻深入探索宇宙的奥秘。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隐士在修行过程中,不仅追求外在的自然美景,更致力于内在精神的提升,试图理解宇宙的本质。而“云霞体上衣”则是将云霞的美丽景象融入日常穿着之中,象征着隐士将自然之美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隐士在仙人洞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谢徐志父帐干惠诗编

平生闻若人,笔墨极奇峭。

相望二千里,安得接谈笑。

一朝获其诗,惊喜踰素料。

夜窗取吟讽,寒灯耿相照。

舂容清庙歌,缥缈苏门啸。

蹴天浙江涛,照野楚山烧。

每篇十过读,玩味头屡掉。

正如啜名酒,虽爱不忍釂。

看君亦华发,气压万年少。

予昔从茶山,辱赏三语妙。

文章老不进,憔悴今可吊。

谁知牛车铎,黄钟乃同调。

愿君时来过,勿恤俗子诮。

(0)

散怀二首·其一

东行西行一日过,深酌浅酌万事休。

亦知衣食将不继,老甚安能怀百忧。

(0)

梦中作

拓地移屯过酒泉,第功图像上凌烟。

事权皂纛兼黄钺,富贵金貂映玉蝉。

油筑毬场飞騕袅,锦裁步障贮婵娟。

拥涂士女千层看,应记新丰旧少年。

(0)

婕妤怨

妾昔初去家,邻里持车箱。

共祝善事主,门户望宠光。

一入未央宫,顾盼偶非常。

稚齿不虑患,倾身保专房。

燕婉承恩泽,但言日月长。

岂知辞玉陛,翩若叶陨霜。

永巷虽放弃,犹虑重谤伤。

悔不侍宴时,一夕称千觞。

妾心剖如丹,妾骨朽亦香。

后身作羽林,为国死封疆。

(0)

桐江哲上人以端砚遗子聿才寸馀而质甚奇天将雨辄先流泚予为效宛陵先生体作诗一首

吾儿得岩砚,其径甫踰寸。

奇哉掌握物,乃有琮璧润。

器宝备才德,初不以形论。

汝能志山林,怀之可嘉遁。

(0)

夏雨

清风起湖滨,急雨来天末。

蚊蝇遽退听,松竹例苏活。

奇声集空庭,爽气生细葛。

素秋虽尚遥,聊喜宽肺渴。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