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边城暮,君如客况何。
伤心离母久,失意傍人多。
慰泛花时酒,悲因月夜歌。
有家归未得,非是隔关河。
春色边城暮,君如客况何。
伤心离母久,失意傍人多。
慰泛花时酒,悲因月夜歌。
有家归未得,非是隔关河。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边境城市的傍晚景色,诗人以客居他乡的视角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苦闷。"春色边城暮",寥寥数语勾勒出春天将尽、日暮时分的边疆景象,寓含淡淡的离愁。
"君如客况何",诗人自比为远行的旅人,流露出孤独与无奈的情绪。"伤心离母久",表达了对母亲长久分离的深深思念,亲情的牵绊使得诗人更加感伤。
"失意傍人多",暗示了在外漂泊的诗人常遭他人同情,但更多的是自身的失落和不顺。"慰泛花时酒,悲因月夜歌",借酒浇愁,歌声中寄托哀思,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苦涩。
最后两句"有家归未得,非是隔关河",直接揭示了诗人无法回家的原因并非地理阻隔,而是现实的困境或某种无形的阻碍,这使得思乡之情更为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徐贲在边城的孤寂生活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范蠡大夫种,同谋终霸越。
蠡去思全身,种留欲全节。
楚人仕越中,翩然谁能遏。
种居父母邦,何忍便永诀。
蠡以尺书招,种病不朝谒。
乌喙信谗言,属镂赐之决。
哀哉大夫死,尺书为之孽。
上天徒苍苍,千载犹愤结。
川原于越地,风物永和时。
花坞陶公筑,兰舟范叔移。
百年新缔搆,一代旧招提。
峻阁凭霄迥,雕阑倚石危。
尊罍倾北海,词赋溢南皮。
万壑当窗见,千岩向晚披。
拂云歌去缓,坐月酒行迟。
支遁情深切,刘伶死不辞。
人从花底散,路入梦中疑。
何日沧州兴,重来倒接䍦。
斋居守空素,悠然澹无心。
寂寂抱幽独,逍遥散清襟。
栖息绝嚣杂,潜迹乐园林。
弦琴时与奏,壶觞自重斟。
山云白渺渺,溪水碧沈沈。
瞩兹千载恨,顾景叹流阴。
太古日云薄,淳风邈难寻。
神交在所契,足以慰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