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馀寒》
《馀寒》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馀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

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

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

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

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

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

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

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

(0)
注释
馀寒:残留的寒冷。
征衣裳:军服。
扪鬓:抚摸鬓发。
冻:寒冷。
士耳:士人。
坠:跌倒。
牢持:紧紧握住。
失箸:掉落筷子。
疾饮:快速喝下。
留汤:剩余的汤。
曈曈:明亮的样子。
扶桑日:东方的太阳。
可怜:可惜。
地上霜:地上的霜。
冥冥:深远的样子。
鸿雁:大雁。
阴阳:季节变换。
圣所臧:先知的预见。
高翰:高飞的大雁。
思故乡:想念家乡。
翻译
余寒尚未消,春风又吹来,穿透我的军服。
抚摸鬓发,只感到冰冷,遮脸也怀疑是伤口。
即使身为士人,也怕会跌倒,马毛似乎快要冻僵。
紧紧握住筷子,快速喝下热汤,不留一丝余温。
明亮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照耀万里。
可惜的是,这样的好时光,地上却没有结霜。
大雁南飞,排成行列,向北望去。
谁说百鸟之中,只有雁能感知阴阳变化。
难道万事万物都有定数?先知早已预见一切。
举杯敬向高飞的大雁,此刻我想念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行军图景。"馀寒驾春风",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早春时节的萧瑟气氛,诗人身着征衣,在寒风中前进。接下来的几句"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形象地展现了严寒中的不适与痛苦,士兵们耳朵被寒风凛冽所折磨,连马毛都快要被吹僵硬。"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则透露出军中急促的气氛,即便是短暂的休息,也只得匆忙喝下一碗热汤,以驱寒暖身。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苦难之中,而是在这艰辛中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描写的是虽然天气尚冷,但太阳依旧发出万里的光芒,这光芒不仅温暖了大地,也照亮了诗人的心房。他感慨于春风中未见霜雪,不湿地上霜,可见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会。

接着,"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诗人目送着高空中飞翔的大雁,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思念。"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些大雁的特别情感,它们似乎懂得天地间的变化,对于时节的流转有着自己的理解。

最后,"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认同与接受,同时也透露出对先贤智慧的敬仰。"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他借着酒意,向那位名叫高翰的人表示谢意,而自己则沉浸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行军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不屈不饶精神,以及他对于自然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杨柳词二首·其一

扬子江边杨柳条,风前学舞斗纤腰。

来往游人攀折少,也胜种在灞陵桥。

(0)

团扇词二首·其二

团扇团如白玉盘,玉盘比似月团团。

早知玉树秋风近,不把閒愁写素纨。

(0)

城乌曲

乌啼城上树,飞来复飞去。

乌去有时来,郎今在何处。

月出女墙头,乌啼碧树秋。

哑哑声不断,啼月过西楼。

(0)

送澜典藏还天界寺

大海流不息,浮云无定踪。

人生有聚散,幻相本来空。

上人得真传,何别复何同。

飞锡沧洲上,言登第一峰。

得玉勿抵鹊,探珠必求龙。

定起有馀暇,题诗寄南鸿。

(0)

题鞋山

朝行女儿港,夕步小姑山。

罗袜凌波面,金莲出地间。

惟应渡银汉,蹴蹋竟忘还。

(0)

送汉阳安知州之任

太平不钓渭溪璜,白首之官上汉阳。

鹦鹉洲中旧风月,从今收拾到黄堂。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