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友人竹》
《咏友人竹》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拂云何日种,萧洒傍茅堂。

翠重烟分渭,痕乾泪染湘。

堑鞭枝倒发,径筱笋斜行。

地紧根相络,茎高箨渐长。

山僧冬觅种,邻叟夏偷凉。

泛户阴开阖,掀风势簸扬。

杖侵铿瘦玉,爪刮聚浮霜。

禽踏枝毵屋,松添影压墙。

箾韶如不弃,或可佐宫商。

(0)
注释
拂云:形容竹子生长得高耸入云。
萧洒:形容竹子生长的姿态潇洒自如。
堑鞭:沟渠边的竹子。
径筱:小径上的细竹。
宫商:古代五音之一,此处指音乐调式。
翻译
何时能在这云间播种,让它潇洒地生长在茅草堂边。
翠绿的竹子在烟雾中分隔出渭水的痕迹,干涸的泪痕仿佛染上了湘江的色彩。
沟渠旁的竹枝倒伏生长,小径上的竹笋斜斜排列。
根系紧密相连,竹竿越来越高,箨壳逐渐增长。
山中的僧人冬天寻找种子,邻居老者夏天来乘凉。
竹门随风开关,风吹过时竹叶翻飞摇曳。
竹杖敲击地面,声音清脆如瘦玉碰撞,爪痕处积聚着霜雪。
鸟儿踏过枝头,竹影婆娑映照在屋檐上。
如果这竹声能得到青睐,或许能为音乐增添韵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园景象,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寄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笔触,如“拂云何日种”表达了竹子与天际相接的高洁,“翠重烟分渭”形象地描绘了竹林中的迷雾缭绕,而“痕乾泪染湳”则是对竹叶间露珠的细腻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悲凉。

诗中还通过“堑鞭枝倒发”、“径筱笋斜行”等意象,展示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和其在风中的姿态。这些描写不仅形象地再现了自然景观,更蕴含着对生命力和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

“山僧冬觅种”、“邻叟夏偷凉”两句,则是从时间和人物活动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竹园的意境。山中的僧人在冬天寻找竹种,显示出对自然物种的关怀;而邻里的老叟则在夏日中享受竹林带来的凉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最后,“泛户阴开阖”、“掀风势簸扬”等句,又通过对竹林在风中的动态描写,增强了诗歌的动感和生命力。同时,“杖侵铿瘦玉”、“爪刮聚浮霜”两句,则是对竹叶间露珠和霜雪的细腻刻画,既美化了自然之物,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多角度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艺术功力,是一篇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的佳作。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挽仁宗皇帝词·其一

广轮三万里声明,四海讴歌号太平。

恭已爱慈同汉景,息民宽厚似周成。

九郊上帝天和应,载飨明堂孝意精。

惟有升中独谦德,只应留待嗣君行。

(0)

招王阚二同年

偶忆去年逃暑饮,与君通夕屡忘归。

旋沽美酒开樽渌,更买新鱼斫鲙肥。

今日忽惊池水涨,小亭依旧柳阴围。

停舟待月波心去,携手相过莫我违。

(0)

句·其四

朝来已与碧桃约,留住东风不放归。

(0)

樊秀才下第

平时爱子多集句,此日金刀得剪裁。

自谓罗中先得隽,岂知天外已遗才。

炉开遂失黄金矿,石划犹藏白玉杯。

独倚西风倍惆怅,却忧车马到门来。

(0)

夜意

卧北斗柄直,插西月角横。

风吹病骨醒,秋入壮心惊。

骐骥老方健,太阿灵有声。

山河寄功业,樽酒识平生。

豺虎须探穴,朝廷可息兵。

山西少劲气,天外纵长庚。

自古输成算,谁人解请缨。

干戈五十万,何日到燕城。

(0)

曹伯玉驾部相会于姑孰既别得书及诗因以拙句奉寄

东风绰约过前溪,碧草纤纤苦未齐。

春到好花随处有,醉来佳客不相携。

高眠未博黄金印,秀句如镌白玉圭。

倒指驿程今甚处,画船应过楚江西。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