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郭岩扉敞石坛,上方门径绕层峦。
楼观海日夜先曙,竹引湖风夏亦寒。
林外歌声泉出谷,水中人影钓扬竿。
何当雪月烟花候,来共山僧信宿看。
负郭岩扉敞石坛,上方门径绕层峦。
楼观海日夜先曙,竹引湖风夏亦寒。
林外歌声泉出谷,水中人影钓扬竿。
何当雪月烟花候,来共山僧信宿看。
这首诗描绘了宝所寺周边环境的清幽与静谧。首联“负郭岩扉敞石坛,上方门径绕层峦”以开门见山的手法,展现了宝所寺坐落在山峦之中,石坛敞亮,门径蜿蜒曲折,与外界隔绝的独特风貌。颔联“楼观海日夜先曙,竹引湖风夏亦寒”则通过楼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竹林引来的湖风即使在炎夏也带有一丝凉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宁静。
颈联“林外歌声泉出谷,水中人影钓扬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远处林间传来悦耳的歌声,泉水从山谷中潺潺流出;而近处湖面上,垂钓者身影倒映水中,悠闲自得。这一联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动静相宜,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尾联“何当雪月烟花候,来共山僧信宿看”表达了诗人对再次造访此地,与山僧共度几日,欣赏雪月烟花美景的期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宝所寺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所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峡山山水称奇胜,万壑烟笼禅宇靓。
双峰削出天门寒,一泓绿绕神仙境。
何年古殿自飞来,参差楼阁凌空开。
朱甍入云莽欲坠,山光树色相崔巍。
福地人间传十九,疏钟朝暮螭龙走。
层峦蹲踞隐蓬莱,猿环犀锁应疑否。
我来飞锡问其真,孤高直上迥无尘。
酣歌一笑振林木,昙花乱落明芳春。
抠衣直欲访安期,云根煮石烹琼脂。
和光洞口窥禅定,争奈舟师促去岐。
古来丈夫何定处,得意江山随去住。
胜地应教待再来,片帆且逐天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