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登楼》
《月夜登楼》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

寒蟾千里夜如昼,新雁一声天欲秋。

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

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0)
翻译
夜晚的天空清澈如洗,暮霭已消散,我在吟诗时不敢倚靠仲宣楼。
寒冷的月亮照亮千里大地,夜晚明亮如白天,新雁的一声啼叫预示着秋天即将来临。
在广阔的湖海中,谁能拥有英雄般的眼界?风霜易使人早生华发。
夜深人静时忽然听到荒城的号角声,那声音使梅花也仿佛因愁而凋零。
注释
玉宇:形容天空清澈如玉的宇宙。
仲宣楼:指汉代诗人王粲的故里,这里借指高楼。
寒蟾:寒冷的月光,古人常以月喻人或事。
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象征季节变化。
湖海:泛指广阔的世界或社会。
豪杰眼:有远见卓识的英雄人物的眼光。
风霜: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荒城:废弃或荒凉的城市。
吹老:形容岁月流逝,使事物衰老。
梅花:常用以象征坚韧不屈或高洁品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登楼所见的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玉宇澄清暮霭收",写出了夜晚天空的清澈,暮色已退,暗示着诗人登楼的时间。"吟边怕倚仲宣楼"暗指诗人担心自己像王粲(仲宣)那样感伤,寓含淡淡的忧郁。

"寒蟾千里夜如昼",以明亮的寒月比喻夜晚的明亮,如同白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新雁一声天欲秋",通过新雁的鸣叫,点明了季节转换,秋天将至,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湖海谁青豪杰眼",诗人询问在这样的天地间,谁能保持青年人的锐气和英雄之志,流露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风霜易白少年头"进一步强调岁月无情,青春易逝。

最后一句"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诗人听到城墙上传来的号角声,勾起了无尽的愁绪,仿佛连梅花都在为这凄凉的气氛而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苍茫时的无奈与悲凉。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寄河阳签判富彦国

籍籍名方远,人知第一流。

翻同贵公子,来事外诸侯。

地险长河急,天高画角秋。

仲宣应自乐,宁复赋登楼。

(0)

闻卖韭黄蓼甲

百物冻未活,初逢卖菜人。

乃知粪土暖,能发萌芽春。

柔美已先荐,阳和非不均。

芹根守天性,憔悴涧之滨。

(0)

送张叔展北归

江南春候早,水暖野芹生。

北客欲归日,故人持赠行。

莫嫌为物薄,言采幽兰并。

休惜临流醉,高帆去棹轻。

(0)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其一

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

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0)

一夜添春雨,中衢长旧泥。

屐黏忧折齿,马滑畏颠蹄。

去啄从江鹤,相呼任竹鸡。

朝来放朝请,始与逸人齐。

(0)

和王仲仪二首·其一麝香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于用,捐躯死其常。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