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知有日,曰归难豫期。
罔极恩未酬,立世将何为。
恐添堂上愁,有泪惟偷垂。
当归何日寄,远志难为移。
春花歇秋日,根落名将离。
愿言松柏心,长祝亲期颐。
相见知有日,曰归难豫期。
罔极恩未酬,立世将何为。
恐添堂上愁,有泪惟偷垂。
当归何日寄,远志难为移。
春花歇秋日,根落名将离。
愿言松柏心,长祝亲期颐。
这首清代邓瑜的诗《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其四)》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家乡前往楚地游历,对双亲和弟妹深深的离别之情。诗中“相见知有日,曰归难豫期”描绘了与亲人分别的无奈,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接着,“罔极恩未酬,立世将何为”表达了诗人未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恐添堂上愁,有泪惟偷垂”直接表达了对家中长辈可能因离别而增添的忧愁的担忧,以及自己只能偷偷落泪的无声悲痛。“当归何日寄,远志难为移”进一步表达了对归期遥遥无期的感慨,以及对亲情难以割舍的深情。
“春花歇秋日,根落名将离”以季节更替象征着诗人与家人的分离,如同花朵凋零,根系断裂。最后两句,“愿言松柏心,长祝亲期颐”,诗人以松柏的坚韧和长寿寓意对父母健康长寿的深深祝愿,表达了对家庭团圆的期盼和对亲情的永恒承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和离别的不舍。
玉山嵯峨白云里,翠楼鸿濛插天起。
千丈芙蓉云作梯,玉龙翻然吼秋水。
山中隐人云锦袍,掉头不受柯山招。
玉手广寒修月斧,蹑云每向云间樵。
朝采山花树,暮拾古木枝。
俯仰隘六合,间与白云期。
白云飞来归丹壑,山人揽之不盈握。
袖怀五色朝天门,捧日絪缊散寥廓。
左挟丹凤翱,右骖青龙翔。
搜材尽作庙廊具,紫极出入生辉光。
懒逐刍荛人,局促涅尘土。
白衣苍狗徒纷纭,万变目前何足数。
舒展岂无心,秪在深山处。
四海苍生望太平,济旱终须霭霖雨。
我亦巢云庐云山,看花早种东华莲。
南归何日分半榻,抚掌一笑三千年。
病对园林万事空,肯将寂寞感涂穷。
消磨壮愤诗书外,破碎闲愁笑傲中。
霜苦乱虫清叫夜,梦寒孤竹冷敲风。
思君别有悲秋意,不为南湖一钓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