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有老僧顷见大本禅师掩门久不出乃书其壁》
《太平有老僧顷见大本禅师掩门久不出乃书其壁》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跛脚阿师六世孙,毗陵古寺独关门。

也知祖是陈尊宿,平昔高风宛尚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僧人独守古寺的场景,充满了深邃的禅意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跛脚阿师六世孙”,以“跛脚阿师”这一形象开篇,暗示了僧人的身份和经历,同时也为后文的孤独与坚守埋下伏笔。六世孙则强调了这位僧人的家族传承,以及他在佛门中的地位与影响。

次句“毗陵古寺独关门”,点明了地点——毗陵古寺,并通过“独关门”三个字,生动地描绘出寺庙的静谧与僧人的孤独。这不仅是一扇门的关闭,更是心灵深处的一道隔阂,象征着僧人内心的自我封闭与对外界的隔绝。

第三句“也知祖是陈尊宿”,通过“知”字,透露出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敬仰。陈尊宿作为僧人的祖先,其高风亮节被后人铭记,这种精神的传承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最后一句“平昔高风宛尚存”,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强调了即使在当前的平静与孤独中,祖辈的高尚品德依然得以延续。这句话蕴含了对传统美德的颂扬,以及对后人应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僧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个人修为、家族传承以及精神延续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天台茅桥

京城湿墨遗相知,心绕天台四散飞。

记得小田桥上月,五更河露湿人衣。

(0)

绿杨·其一

绿杨何处不相逢,到处伴他花草红。

只为人閒苦离别,更无情绪管春风。

(0)

送管久中

半开醉眼天方晓,急遣诗筒去已迟。

别恨离愁无尽处,青山绿水有穷时。

(0)

送云鹤山人

倦鹤寻流水,閒云归故山。

青囊书在否,留取教人閒。

(0)

送贾镇卿

萧县大夫,气质端劲。其中所养,不邪而正。

正以辅才,恕以辅明。面无谀色,口无谀声。

若斯人者,宜于王庭。而况一县,为惠为泽。

恕所以惠,威所以立。猛宽得中,韦抗是也。

诛奸殄寇,有贺齐者。东汉庞参,作守汉阳。

政所以茂,实繄任棠。以君之正,以君常德。

力追古人,是宜是适。

(0)

和孔司封题蓬莱阁

万壑千岩满数楹,当中秦望翠开屏。

朝游箫吹闻仙乐,夜散灯光堕列星。

聊寄蘧庐消白日,何须扁舸到沧溟。

飘然赋此得真意,直欲乘空御鹤翎。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