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知瓮底堪肥遁,近觉樽中每着春。
狗窦相呼竟何补,献酬故属画眉人。
久知瓮底堪肥遁,近觉樽中每着春。
狗窦相呼竟何补,献酬故属画眉人。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元亮次韵四绝相撩和答(其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酒的喜爱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久知瓮底堪肥遁”,以“瓮底”喻酒坛,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长久以来对酒的喜爱之情,如同在酒坛中寻得了一处避世的乐土,表达了诗人对酒的深深依恋和向往。
次句“近觉樽中每着春”,进一步深化了对酒的赞美,将酒比作春天,意味着酒能带来生机与活力,让人心情愉悦,仿佛四季中的春天一般美好。
“狗窦相呼竟何补”,这里以“狗窦”比喻低下的地位或卑微的身份,通过对比,强调了与友人共饮之乐远胜于追求地位的虚荣,突出了友情的真谛和价值。
最后一句“献酬故属画眉人”,“画眉人”在这里指代的是诗人的好友,通过“献酬”这一饮酒时的传统礼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尊重与欣赏,强调了友情中的互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酒的赞美和与友人共享美酒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
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
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
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
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
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