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公洞下》
《张公洞下》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

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

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

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

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

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公洞的神秘与历史沧桑感。诗人沈辽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张公洞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传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开篇即点明了张公洞的历史背景,暗示着这里曾有高人隐居,如今洞门依旧,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下来,“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两句,通过想象中的仙人驾云而来,增添了洞府的神秘色彩。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描绘了探索者初次见到烧香台时的景象,山路曲折,青苔满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探寻之路的艰辛。随后,“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则通过仙官的仪态,进一步渲染了洞府的神圣与庄严。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鹤、猿、凤等自然元素充满灵性,仿佛整个洞府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洞府内环境的奇特与险峻。

最后,“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龙车的消失象征着历史的变迁。而“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循环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张公洞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蔡子木过访兼惠赠言赋荅一首

经始岩栖日,中郎接俊贤。

英姿家玉比,文藻国华先。

朗思俱名理,清言各妙铨。

意同开水镜,情契写山弦。

抒轴推芳品,津梁拟上骞。

人将明月觏,诗以穆风传。

霞彩参谈席,春容入款筵。

使轺回鲁岱,仙鹢驻吴天。

雁远离琴外,川长别酒前。

旗亭杨柳色,早已挂征烟。

(0)

宴王绳武玉峰草堂一首

爱尔金门彦,为家倚玉峰。

旷区真特涌,百里此维宗。

在昔传名岫,于今擅美封。

气灵园羽异,山秀苑华秾。

作沼通崖液,开堂写嶂容。

旭春卿霭积,霞晚紫辉重。

梵塔标池影,仙楼表宅踪。

台疑登凤鸟,城似入芙蓉。

卧榻成游具,閒居足眺供。

平生泉石兴,于以策云筇。

(0)

哭友生吕孝廉一首

可叹蓬庐士,衰迟尚一经。

德贫心自守,穷逝气难平。

短日啼慈母,秋云泣友生。

当时激昂意,抱取岱山征。

(0)

题初溪草堂为佥宪朱子和一首

琼巘盘雄国,青山出上州。

未睹巴成字,初逢锦作流。

注峡将云下,回峰抱月留。

使君栖宅兴,芳藻接毛刘。

(0)

月咏十五首·其十二

风满真能动,云轻幸不遮。

携光开万里,飘影驻千家。

星路思飞轸,河矶欲上槎。

飘飘若遗世,独立思无涯。

(0)

月咏十五首·其一

满魄流蓂砌,清辉逼苧袍。

虽看万里外,应此一河高。

且复吟圆壁,知谁泣大刀。

片轮千绪起,今古客滔滔。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