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襟怀鬓不华,笑谭物物总春花。
挥毫要使钟张避,出句应知屈宋衙。
今日相逢萍聚水,明朝各是客乘楂。
坐中韶濩铿锵作,亦许狂吟杂俚哇。
有道襟怀鬓不华,笑谭物物总春花。
挥毫要使钟张避,出句应知屈宋衙。
今日相逢萍聚水,明朝各是客乘楂。
坐中韶濩铿锵作,亦许狂吟杂俚哇。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在开禧丙寅年的春天与友人黄子功、赵仲白相聚于转庵中的欢乐场景。诗中主人公自述心境宽广,尽管鬓发已见斑白,但依然保持着青春活力和乐观态度,将万物都看作是春天的花朵,谈笑风生。他自信地表示,自己的文笔足以让钟繇、张芝这样的大家也为之逊色,出句更是能媲美屈原、宋玉的才情。
聚会虽是萍水相逢,但友情深厚,如同浮萍聚散,明日各自又要远行。夜晚的聚会中,音乐悠扬,诗人们的交谈声和歌唱声交织,既有雅致的韶濩之声,也有随性而来的俚俗之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热闹气氛。
诗中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的宴集诗篇。
朱唇檀板,宛转歌微度。
四座静无声,听一线、清音独谱。
羊羔美酒,自分不如他,银筝小,玉箫低,生受红灯暮。
细评音字,无有遗腔句。
缓急手能调,按新词、微收雁柱。
内家装束,不用隔帘栊,瓠犀白,笋痕纤,值得周郎顾。
三月莺花节,送子出青门。
我向离亭贳酒、弹汁染衫痕。
河畔萋萋芳草,陌上依依杨柳,极目总销魂。
往问广川子,几筴玉杯存。橐须笔,携櫑具,贮罍樽。
但读离骚痛饮、醉即舞青萍。
试渡滹沱河北,还过邯郸城下,慷慨满乾坤。
去矣陈惊坐,舌在不须扪。
树隐千章,风轻五两,堤畔人家容与。
柴门照水,沙岸连樯,一片吴城烟雨。
遥望晓捲疏帘,小妇凝妆,映窗眉妩。
叹天涯客子,三千余里,雁沉江浦。
空闻说、白苎江东,锦帆南国,颠倒醉乡歌舞。
寒林半落,霜叶犹红,愁见凫鸥孤屿。
更羡高风,此邦孺子荒亭,云卿黄土。
问江山、万古茫茫,今夜梦回何处。
云冷双头,香零九蕊,青春过了难追。
凄凉故苑,红影日空移。
谁信芳魂解返,娇羞态、依约前时。
惊心处,物华如在,世事等闲非。
思量还可恨,年年三月,风雨残枝。
谩金瓶斗品,锦障供诗。
早是偷春有手,留情地、蜂蝶安知。
相看好,芳容并美,造化果吾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