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头即景》
《江头即景》全文
清 / 郑国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冷寺荒郊外,斜阳古渡头。

钟声摇暮岭,塔影枕寒流。

黄叶村前路,孤帆渚外舟。

风凉衣觉薄,气候已深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江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首联“冷寺荒郊外,斜阳古渡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空旷的氛围。冷寺,暗示寺庙的荒废与孤独;荒郊,则强调了地点的偏远与环境的寂寥。斜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渡口上,不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也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时间的流逝。

颔联“钟声摇暮岭,塔影枕寒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庄严的氛围。钟声悠扬,似乎在与远处的山岭对话,又仿佛是时间的低语,提醒着人们岁月的流转。塔影则静静地躺在寒冷的水流之上,既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寓意着历史的沉淀与不变。

颈联“黄叶村前路,孤帆渚外舟”,将视线从高远的山岭和流动的水面拉回到更为贴近生活的场景。黄叶飘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村前的小路上,行人稀少,孤舟在远处的水面上轻轻摇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孤独与自由并存的意境。

尾联“风凉衣觉薄,气候已深秋”,以个人的感受收束全诗,将读者带入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中。凉风习习,衣衫单薄,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了江边秋日的特定氛围,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宁静,又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国藩
朝代:清   字:晓屏   号:似园老人   籍贯:潮州

郑国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晓屏,号似园老人。潮州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郑国藩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猜你喜欢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七

慵甚嵇康竟不回,何妨方寸似寒灰。

山精日作儿童出,仙者时将玉器来。

筠帚埽花惊睡鹿,地垆烧树带枯苔。

不行朝市多时也,许史金张安在哉。

(0)

重送朗州张员外

朱轮此去正春风,且驻青云听断蓬。

一榻早年容孺子,双旌今日别文翁。

诚知汲善心长在,争奈干时迹转穷。

酬德酬恩两无路,谩劳惆怅凤城东。

(0)

行路难

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杨越。

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

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

夜夜遥遥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

取我匣中青铜镜,情人为我除白发。

行路难,行路难。

夜闻南城汉使度,使我流泪忆长安。

(0)

和钱侍郎甘露

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

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春枝晨袅袅,香味晓翻翻。

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

清风惜不动,薄雾肯蒙昏。

嘉昼色更晶,仁慈久乃存。

一方难独占,天下恐争论。

侧听飞中使,重荣华德门。

从公乐万寿,馀庆及儿孙。

(0)

寻言上人

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

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

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

(0)

杂曲歌辞.生别离

结发生别离,相思复相保。

何知日已久,五变庭中草。

眇眇天海途,悠悠吴江岛。

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

远道行既难,家贫衣服单。

严风吹积雪,晨起鼻何酸。

人生各有恋,岂不怀所安。

分明天上日,生死誓同欢。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