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
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
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
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
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
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文人的山居生活。开篇“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驴踪”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远离尘世喧嚣的意境,其中“万里”形象地表明距离之远,“莓苔”与“不见驱驴踪”共同营造出一种无人打扰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的“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两句,则透露了诗人虽身处深山,却仍旧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这里,“文字窗”象征着文人书房中的书桌,而“时写日月容”则表明诗人以自然界的变化为题材,记录着时间流逝与自然美景。
第三、四句“竹韵漫萧屑,草花徒蒙茸”,用“竹韵”和“草花”来烘托山居生活中的宁静与闲适。竹子轻微的响声以及草花随风摇曳的情状,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
最后,“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两句,则是诗人在寒冷的早晨,对着被霜覆盖的树林,特别对那些在严冬中依旧郁郁葱葱的青松表示出一种特殊的情感。这里,“披霜入众木”形象地描绘了早晨的景色,而“独自识青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之物的欣赏与认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心境。
嗟余有奇癖,栖遁务幽窅。
辟彼樊中雉,所志在丰草。
云卧送日月,屈蠖春未矫。
我生理自薄,安敢怨穷昊。
唯读古人书,起舞欲飘渺。
思偶素心人,凌空蹑玄道。
展几二仲来,未至履先到。
仲默何后生,百卷新硎藁。
举世尘壒言,何足系芳抱。
心期同买山,泉石信幽讨。
勿于千万人,而失此同调。
试语悠悠者,撮口但清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