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赤城李丹士》
《赤城李丹士》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频年游岳洞,灵迹记无差。

学得长生术,常留锻死砂。

笛吹苍岛月,鞋踏赤城霞。

又欲腾空去,寻仙到九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ìchéngdānshì
sòng / wáng

pínniányóuyuèdònglíngchà

xuéchángshēngshùchángliúduànshā

chuīcāngdǎoyuèxiéchìchéngxiá

yòuténgkōngxúnxiāndàojiǔhuá

注释
频年:多年。
游:游览。
岳洞:著名的山洞(如衡山的南岳大庙附近有南岳洞)。
灵迹:神奇的遗迹或传说中的神迹。
学得:学会。
长生术:长生不老的法术或秘诀。
锻死砂:炼制不死药或修炼材料。
笛吹:吹奏笛子。
苍岛:青翠的岛屿。
月:月亮。
鞋踏:踏着。
赤城霞:赤城山的日出或晚霞。
九华:九华山,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翻译
多年来我常游岳洞,所见的神灵遗迹从未出错。
我学会了长生不老的法术,炼制不死之砂作为随身之物。
在月光下于荒岛吹笛,踏着赤城的朝霞穿行。
我渴望再次腾空而起,追寻仙道前往九华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道家长生之术的追求和山水自然景观的向往。开篇“频年游岳洞,灵迹记无差”表明诗人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对那些神秘的洞府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学得长生术,常留锻死砂”则透露出诗人对道家长生不老之术的追求,以及通过修炼获得永恒生命的愿望。

在“笛吹苍岛月,鞋踏赤城霞”中,诗人以笛声伴随月光,脚踏云霞,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仙境意象。最后,“又欲腾空去,寻仙到九华”表达了诗人想要进一步的解脱肉身,飞升成仙,最终到达传说中的仙山——九华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道家修炼之术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向往永恒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送饶提举之官广东

奉节承深宠,之官过旧乡。

亲闱春广大,宦路日舒长。

岭树连云合,江流过雨凉。

倚门应有望,雁信好频将。

(0)

题四景画·其三

西风红叶绕苔矶,水冷烟寒雁正飞。

浮虑尽消身寂寞,得鱼无意起竿迟。

(0)

族叔父仲学先生春月承访弼时赁房方定兹别数月矣有怀寄诗

忆昨烟花暖正繁,远劳玉趾到山间。

寓居踪迹应方定,入道工夫总未閒。

囊里有书供月眼,樽前无酒醉春颜。

别来新趣知多少,透彻灵台第几关。

(0)

閒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其九

水清沙碧没矶头,归雁声中两度秋。

欲问稻粱何处好,西风彭蠡白蘋洲。

(0)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其十一

君行急回首,望望黄金台。

寄语谢诸君,为我联翩来。

(0)

学士四荣为丘先生仲深赋·其二经筵进讲

经幄弘开圣学新,文华东殿更宜春。

绯袍肃侍依丹扆,黄案徐移接翠茵。

镐宴载瞻周礼乐,虞谟偏感舜臣邻。

词垣地切遭逢盛,启沃能忘答帝仁。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