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族叔父仲学先生春月承访弼时赁房方定兹别数月矣有怀寄诗》
《族叔父仲学先生春月承访弼时赁房方定兹别数月矣有怀寄诗》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忆昨烟花暖正繁,远劳玉趾到山间。

寓居踪迹应方定,入道工夫总未閒。

囊里有书供月眼,樽前无酒醉春颜。

别来新趣知多少,透彻灵台第几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吴与弼所作,名为《族叔父仲学先生春月承访弼时赁房方定兹别数月矣有怀寄诗》。诗中表达了对族叔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忆昨烟花暖正繁,远劳玉趾到山间”,回忆起往昔温暖花开的季节,族叔父不辞辛劳,特意来到山间探访。这里运用了“烟花”这一意象,生动描绘出春日花团锦簇的景象,同时也暗含着对叔父来访的喜悦之情。

颔联“寓居踪迹应方定,入道工夫总未閒”,描述了自己在山间寓居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已经安定下来,但追求道义和学问的路途却从未停止。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修身养性、追求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

颈联“囊里有书供月眼,樽前无酒醉春颜”,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以书籍为伴,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虽无美酒助兴,但春日美景已足以令人心醉。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也流露出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

尾联“别来新趣知多少,透彻灵台第几关”,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叔父的思念。分别后,不知又经历了多少新的体验与感悟,心灵深处的探索之路似乎永无止境。这里“灵台”比喻内心世界,“第几关”则暗示了修行或探索过程中的层层深入,体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和精神成长的不断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亲情、自然、学问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道路的不懈探索。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后两日大雪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戏和

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

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

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

(0)

九月十八日夜忽梦作送王龟龄诗两句枕上足成之

匈奴何敢渡江东,一士真过万马雄。

唐室安危谁可佩,雪山轻重属之公。

天台不纳尚书履,乡县犹乘御史骢。

行乐休嫌园小小,高歌幸有婢隆隆。

(0)

赠栖贤藏主可升

我比同年百不能,只馀霜鬓愧师兄。

慇勤觅句无言说,共拨寒灰听水声。

(0)

题耸寒图二绝·其二

道山仙圣典刑真,原庙功臣剑佩新。

归掩柴门无此梦,撚须画腹对斯人。

(0)

端午帖子·其五太上皇后阁

挥箑将如解愠何,层冰列鉴谩峨峨。

要知心地清无暑,端为全钟四气和。

(0)

阁皂冲妙陈处和寄苍玉轩图仍枉佳篇小诗为谢

鹅溪未易扫千寻,龙箨何曾看溢林。

谁遣琅玕青我眼,道人披腹有高吟。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