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
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
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
天怜寓客混缁徒,十日无烟香积厨。
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
旃毛齧尽寒生粟,风絮吟时韵怕醐。
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周必大在大雪纷飞的日子中,身处异乡,生活简朴的情景。首句“天怜寓客混缁徒”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他乡、与僧众为伍的自嘲,透露出淡淡的孤寂。接着,“十日无烟香积厨”写出了生活的清苦,连香料也变得稀罕。
“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大雪纷飞时,只能以少量食物果腹,连想象中的美食也无法满足口腹之欲。诗人运用“碎米”和“流酥”的意象,展现了生活的艰难和对美食的渴望。
“旃毛齧尽寒生粟”进一步描绘了严寒中的艰辛,暗示着衣食不济,连保暖的衣物都难以抵挡冬日的寒冷。“风絮吟时韵怕醐”则借风雪中的飘絮,抒发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温暖的向往。
最后两句“谁似维摩坐芳缛,散花别是一方壶”以维摩诘菩萨的形象自比,维摩坐于香气缭绕之地,暗示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保持着超然的心境,期待着能像维摩那样在精神世界找到慰藉,犹如进入了一个超脱世俗的桃花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苦时的坚韧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富有哲理和深沉的情感。
乾坤生古意,草木起秋声。移人名利境,梦中惊。
便寻灵宝,凤髓与龟精。
密报黄芽就,紫府门开,道情有个莺莺。
问归含楚山青。卧影水天明。松庵谁笑话,见还婴。
鹤归日落,聚散两忘情。
好笑人痴处,白头青冢,世间犹说醒醒。
物报春光去已深,残红满地绿成阴。
晚花便好吟诗惜,馀景应须载酒寻。
欢意莫教时节挫,穷愁自倚岁寒禁。
亭园况是登临胜,何必流年动素心。
悟师手携清风琴,为我再奏招隐吟。
九原灵均不可作,后人遗恨空沈沈,令我听之泪沾襟。
楚山日落秋声起,古猿啼月空山里。
千年愁气上青枫,幽兰无香桂华死,吾道非耶何至此。
曲中历历分明道,苦怨王孙负春草。
岁晚山中难久留,忆君一夕令人老。
王孙王孙知不知,琴心招君胡不归。
下沿湘江之水流,上逐湘山之云飞。
一弹一招一太息,水流云飞朝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