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训蒙绝句.不改其乐》
《训蒙绝句.不改其乐》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己私既克本心存,到处逢原与理行。

不待有心求乐道,此心之乐自然生。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不改其乐》。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修身养性、顺应自然、乐在其中的人生哲学。

“己私既克本心存”,开篇点明了去除私欲,坚守本心的主题。这里的“己私”指的是个人的私欲或私利,“本心”则是指人的道德良知和内在的正直。这句话强调了去除私欲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底线。

“到处逢原与理行”,进一步阐述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身处何地,都应遵循自然规律和道理行事。这里的“原”可以理解为自然的法则或事物的本质,“理行”则是指按照道理去行动。这表明了作者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遵循道德规范,让生活充满和谐与秩序。

“不待有心求乐道,此心之乐自然生”,最后两句表达了真正的快乐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内心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这里强调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感,即当一个人能够坚守本心,遵循自然与道理时,快乐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快乐不是外在物质的积累或外界给予的,而是源自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朱熹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独到见解。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纯净,遵循自然与道德的指引,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真正的快乐。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十八

我亦悲歌士。忆当时、青云结客,黄沙射雉。

三十行年豪气尽,川上低徊流水。

看遍了、江山如此,圆缺阴晴今古共,达人心、那不如灰死。

知我者、二三子。

已曾三食神仙字,笑饥蟫梭巡雪案,消磨败纸。

不断车雷喧客枕,欲借杜家聋耳。

更无奈、别人燕市。

满目风烟兄弟感,夕阳中、长揖分行止。

都付与、画图里。

(0)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十七

燕支如雪,正清明、天气催花风紧。

百宝栏边,结束了、飞燕新妆娇靓。

腻脸朝酣,画衣香染,卷起千堆锦。

谪仙犹在,酒边肯教人醒。

笑我斗帐垂烟,绿窗辜负,了个侬春寝。

国色当筵,想花神、也念相如多病。

庭院深深,有酒客寻,芳漫嫌官冷。

斜阳来看,满身都是花影。

(0)

念奴娇二十六首·其七

碧沼红阑,似西园、雅集玉山偕隐。

拂面凉阴,垂地绿、微漏几条天影。

万卷奇书,一枝翠盖,赢得荷筒饮。

衣冠洒落,人闲残暑消尽。

试问高柳谁栽,树犹如此,多少琅琊恨。

河朔风流,今已矣、画里须眉无准。

月榭飞觞,露台角伎,醉拥红妆寝。

酒阑人散,不知留得何景。

(0)

烛影摇红

冬尾三朝,岁筵未办椒花颂。

蓬门犹说是悬弧,白发扶残梦。刚听雏尼噪栋。

报尚书、铜槃馔拥。袖薰朝罢,禅侣分餐,催笺传送。

碫磨齐馀,蜜梅香搞经帘重。

便思一醉泥金貂,笑发床头瓮。烛蕊银荷缀凤。

倩双花、金尊对捧。愿从今后,绣衮渔蓑,翠蛾长共。

(0)

南柯子

病久香都减,愁多梦转加。秋深寒蝶独无家。

风露帘前分与一丛花。洒泪和杯洗,含颦借烛遮。

清歌一曲换年华。何况听歌人亦滞天涯。

(0)

临江仙十二首·其九

五十二人霜在鬓,我生又过今年。

贳裘一醉也陶然。画蝉纱隐烛,药玉酒行船。

那有后堂丝竹事,暂看花影便娟。

举杯今夕忆彭宣。戟门严臈鼓,霜剑拂吴笺。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