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
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
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
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
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
径须父子早归田,粗茶淡饭终残年。
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
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
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
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
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
径须父子早归田,粗茶淡饭终残年。
这首诗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彼此的牵挂。开篇“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描绘出父子初次分离时共同流下的泪水,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虽已习惯了分别,但内心深处的思念并未消散。紧接着,“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表明在收到家信后,又一次被复杂的情感所充斥,那种感觉就像当年初次离别时一样。
诗人通过“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两句,描绘出父子各自忙碌的生活状态,父亲在外奔波为生计,儿子则在家里刻苦攻读。接下来的“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展示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切思念,即使是远离两千四百里的距离,心中也充满了对儿子的牵挂。
然而,这份思念并未轻易地通过书信传达给儿子,而是在“便风不敢寄吾儿”一句中体现出诗人的自持与忧虑。最后,“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表明如果儿子看到这封充满父爱的信件,或许会因过度感动而心痛。
最终,诗人在“径须父子早归田,粗茶淡饭终残年”中表达了希望父子能够尽快团聚,哪怕是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愿意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全诗通过对父子分别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团聚的渴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亲情联系的价值观。
士有当世志,谁肯专诗名。
自古巧文字,与道关废兴。
倾座听君语,雄辨穷粗精。
目中无全牛,肯綮技未经。
胡为趁风月,候虫相与鸣。
静夜诵佳什,泠然如梦醒。
瘦语自腴泽,险句自稳平。
譬彼有源水,随流作幽清。
奇抱叹皓首,败屋挑寒灯。
天运岂其然,人力非所能。
我读渊明诗,悠悠千古情。
衔觞岂好饮,采菊非餐英。
何时共皋益,赓歌在虞庭。
岁功巧结束,物与七反丹。
应嫌青女妒,摇落空人寰。
耀钗云髻里,点粉黛眉间。
香色亦几何,小有即大还。
艳阳费浮花,微阳惜真韵。
月窟占奇芬,天根关大分。
冰雪又催年,自此接新运。
泰华与秋毫,巨细非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