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无事,四边宁静狼烟眇。
国泰民安,谩说尧舜禹汤好。
万民翘望彩都门,龙灯凤烛相照。
只听得教坊杂剧欢笑。美人巧。
宝箓宫前,咒水书符断妖。
更梦近、竹林深处胜蓬岛。笙歌闹。
奈吾皇,不待元宵景色来到。只恐后月,阴晴未保。
太平无事,四边宁静狼烟眇。
国泰民安,谩说尧舜禹汤好。
万民翘望彩都门,龙灯凤烛相照。
只听得教坊杂剧欢笑。美人巧。
宝箓宫前,咒水书符断妖。
更梦近、竹林深处胜蓬岛。笙歌闹。
奈吾皇,不待元宵景色来到。只恐后月,阴晴未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开篇“太平无事,四边宁静狼烟眇”即设定了一种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的氛围,其中“狼烟眇”暗示着边疆长期无战争的平静状态。
接着,“国泰民安,谩说尧舜禹汤好”表明了诗人对古代圣君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谩说”并非贬义,而是出于对历史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随后,“万民翘望彩都门,龙灯凤烛相照”则描绘了一个节庆气氛浓厚的景象,人们对于元宵佳节的期待与喜悦。
“只听得教坊杂剧欢笑。美人巧。”这一句通过对音乐和美女的描述,更深化了诗中的欢乐氛围。“宝箓宫前,咒水书符断妖”可能是在描绘一种驱邪祈福的仪式,表达了人们对于平安生活的渴望。
“更梦近、竹林深处胜蓬岛。”这一句中,“竹林深处”与“胜蓬岛”相比,显然是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之境的追求。紧接着,“笙歌闹。”则继续强化了节日中的热闹欢乐氛围。
最后两句“奈吾皇,不待元宵景色来到。只恐后月,阴晴未保”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不必等待佳节而现身的期盼,以及对未来天气变化的担忧。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朝政和自然环境的一种关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历史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的担忧。
书生灯窗困毛锥,说著刀剑何时持。
忽闻殷殷金鼓震,惊起块坐筋骸衰。
国朝右武重秋狝,列郡敢不张其威。
万家骈首遮道看,我亦役逐人后随。
武夫櫜鞬陈整整,虎豹拿攫旌旗麾。
人言吴儿尽脆弱,身发文断勇未知。
不见拔山昔项羽,何必燕赵士始奇。
军容灿灿生光辉,悲风惨淡杀气怒,对此忽作边头思。
熊罴不哗晓争出,万骑驰突寒打围。
纷纷血毛腥原野,箭竹正堕惊鸿飞。
将军仰笑兵军贺,金帛填委深沟池。
十年文穷坐百拙,感慨一赋从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