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辕已半月,辛苦云备尝。
家室尚千里,我友各一方。
白云望不见,远海横苍苍。
陌上去芳草,天末多夕阳。
孤鸟动明灭,薄暮止靡遑。
况我行路人,无翼安能翔?
我辕已半月,辛苦云备尝。
家室尚千里,我友各一方。
白云望不见,远海横苍苍。
陌上去芳草,天末多夕阳。
孤鸟动明灭,薄暮止靡遑。
况我行路人,无翼安能翔?
此诗《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九十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孤独之感,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我辕已半月”,点明诗人已经离家半月之久,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劳顿。接着“辛苦云备尝”,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的种种艰难与挑战,云雾缭绕,仿佛是诗人内心复杂情绪的象征。
“家室尚千里,我友各一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思念。家与友人相隔千里,无法相见,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
“白云望不见,远海横苍苍”描绘了一幅辽阔而空旷的画面,白云飘渺,海天一色,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陌上去芳草,天末多夕阳”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无尽。芳草萋萋,夕阳西下,预示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旅程的继续。
“孤鸟动明灭,薄暮止靡遑”以孤鸟的形象,象征诗人的孤独与无助。在黄昏时分,孤鸟在空中飞翔,时隐时现,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最后,“况我行路人,无翼安能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飞翔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作为行路人,没有翅膀如何能够飞翔,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中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亲情友情的怀念,更有对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春去惜馀景,偶来郊外观。
芜城千古恨,一顾殊悲酸。
荒祠枕大道,尚记吴城邗。
远近绿阴合,水衬红荚残。
陇麦齐若剪,随风卷波澜。
罢农喜有望,守臣心粗宽。
萧疏禅智寺,坏址不甚完。
丛花乱芍药,篱竹摧琅玕。
空有亭亭柏,成行如笔端。
供帐具朝膳,僚寀成清欢。
小杜诗板暗,乐石曾未刊。
乘兴诣茶圃,百步登平峦。
摘焙试烹啜,甘挹零露漙。
午过倦微暑,堤路腾归鞍。
天子忧岁旱,引咎古所难。
列郡承新诏,朝夕弗敢安。
况此行春意,固不在游盘。
朝廷责吏治,莫若久其官。
政和气亦应,灾沴无由干。
愿循三载旧,庶几酬素餐。
《答袁陟节推游禅智寺》【宋·韩琦】春去惜馀景,偶来郊外观。芜城千古恨,一顾殊悲酸。荒祠枕大道,尚记吴城邗。远近绿阴合,水衬红荚残。陇麦齐若剪,随风卷波澜。罢农喜有望,守臣心粗宽。萧疏禅智寺,坏址不甚完。丛花乱芍药,篱竹摧琅玕。空有亭亭柏,成行如笔端。供帐具朝膳,僚寀成清欢。小杜诗板暗,乐石曾未刊。乘兴诣茶圃,百步登平峦。摘焙试烹啜,甘挹零露漙。午过倦微暑,堤路腾归鞍。天子忧岁旱,引咎古所难。列郡承新诏,朝夕弗敢安。况此行春意,固不在游盘。朝廷责吏治,莫若久其官。政和气亦应,灾沴无由干。愿循三载旧,庶几酬素餐。
https://shici.929r.com/shici/RNRwf9gC7.html
圣朝佳节遇长春,跪捧金炉祝又焚。
宝藏发来天地秀,兵戈销后帝皇尊。
太平基址千年永,混一车书万古存。
更有馨香满芳槛,和风迟日在兰荪。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
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
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
先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顾望无所见,唯睹松柏阴。
肃肃高桐枝,翩翩栖孤禽。
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
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丘陇日已远,缠绵弥思深。
忧来令发白,谁云愁可任。
徘徊向长风,泪下沾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