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过大堤,堤上无人行。
乱花间杂草,颇有春馀情。
隐思若遐触,香气偏徐迎。
何来杜鹃语,不似黄鹂声。
谁于好时节,念我江上城。
及今已六月,莲叶当亭亭。
散步过大堤,堤上无人行。
乱花间杂草,颇有春馀情。
隐思若遐触,香气偏徐迎。
何来杜鹃语,不似黄鹂声。
谁于好时节,念我江上城。
及今已六月,莲叶当亭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在大堤上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余韵和夏日的预兆。
首句“散步过大堤,堤上无人行。”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空旷与静谧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远离尘嚣,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接着,“乱花间杂草,颇有春馀情。”描述了大堤上杂草丛生,花朵零星点缀其中的景象,虽是春天已过,但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念。
“隐思若遐触,香气偏徐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思考着远方的事物,而周围的香气缓缓地迎面而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内心情感的微妙反映。这里运用了“遐触”、“徐迎”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何来杜鹃语,不似黄鹂声。”这一句巧妙地将杜鹃与黄鹂的声音进行对比,杜鹃的叫声往往与离别、哀伤相关联,而黄鹂则象征着欢快与生机。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某种特定情感或情境的追忆与感慨。
“谁于好时节,念我江上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或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处佳节,却因思念而感到孤独。这里的“好时节”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含了人生中的美好时光,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最后,“及今已六月,莲叶当亭亭。”转而描绘了夏天即将到来的景象,莲叶即将亭亭玉立,预示着新的生命与希望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寓意着即使面对离别与思念,也有新生与希望的可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江淮落南俯闽峤,山水相背风马牛。
间关草就北征赋,日暮弹铗君何求。
袖中漫刺通姓名,犹及庆历思中州。
子京永叔老交友,白首莺燕陪风流。
今无花月听水调,但见满目森戈矛。
长歌送君万里游,天荒地老令人愁。
衰年八十一,草露骨垂朽。
有客款荆扉,甘言许吾寿。
假如活百岁,祇欠十有九。
辛勤抛书册,散诞耽棋酒。
时时课小诗,不自觉妍丑。
袖中出新句,见客惊欲走。
反顾仍疾读,佳处辄肯首。
呼儿急传觞,晚喜得此友。
久之来告别,秋怀挂衰柳。
百金无所赠,五言聊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