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虑风霜积,穷愁岁月侵。
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
稚川求药录,君平问卜林。
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
讵知长抱膝,独为梁父吟。
危虑风霜积,穷愁岁月侵。
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
稚川求药录,君平问卜林。
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
讵知长抱膝,独为梁父吟。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所遭受的困顿和内心的忧虑。首句“危虑风霜积”表达了对外界严寒天气的感受,同时也是内心忧愁的写照。“穷愁岁月侵”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贫穷和哀愁。
接着,“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形象地描绘了病中所遭受的痛苦和精神上的不安。"稚川求药录"表明诗人尝试寻找药材来治疗疾病,而“君平问卜林”则是对未来命运的询问和担忧。
在后面的“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诗人通过交代与自然界和其他人的交流,表达了自己孤独中的渴望。"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则是诗人虽然没有奢侈的享受,但依然保持着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讵知长抱膝,独为梁父吟”表达了诗人在病中独自一人,对古代贤者梁父的吟咏,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此句也隐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疾病、时间流逝、孤独等主题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
是身梦境一尘垢,分段苦业所成就。
折旋俯仰谁使之,皆汝一念颠倒想。
若言此身非念伦,云何想中可传令。
乃知妄想融通趣,如露如幻如云影。
念清净则身光明,念杂想则身垢秽。
君看火力初无情,圣凡伪真俱发梦。
云庵偏得老南道,粹然一出支临济。
平生慈悲喜舍力,及乐说辩智慧光。
大愿所熏精进幢,上契佛祖超情见。
至妙要非粗不传,悯世狭劣示小者。
稽首作赞示同学,千载丛林有耿光。
冲虎困顿归,投枕眠烂熳。
夜晴霜月苦,睡美不知旦。
日高披晓绿,万事付衰懒。
百年炊黍久,强半得忧患。
起临清浅流,白发不可拣。
此生终一壑,形胜已入眼。
明年定来归,茅屋并崖瞰。
掩门无营为,一味工寝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