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石髹池省练弦,寂尘不动五音全。
应嫌杂奏妨人乐,正可常携对客眠。
投倦乍如倾耳听,起醒惟欠籁声传。
舞云家范升堂席,寂寞依稀万古贤。
琢石髹池省练弦,寂尘不动五音全。
应嫌杂奏妨人乐,正可常携对客眠。
投倦乍如倾耳听,起醒惟欠籁声传。
舞云家范升堂席,寂寞依稀万古贤。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品味琴音,享受心灵的宁静与满足。"琢石髹池省练弦"表明诗人独自一人,在石头旁边调试琴弦,寻求最佳的声音效果。"寂尘不动五音全"则形象地描述了在这宁静无声的环境中,即使是微小的尘埃也不被打扰,整个空间都充满了完整而纯粹的琴声。
接下来的"应嫌杂奏妨人乐"表达了诗人的审美观点,他认为过于复杂的演奏可能会干扰到人们对音乐的享受。因此,他选择了简洁的音符,能够伴随他与客人共同入睡。
"投倦乍如倾耳听"则描绘了一种状态,即诗人在疲惫时,像倾听远处的声音一样去倾听琴声。而当他从沉睡中醒来,只剩下微弱的琴音余韵,这表明了琴声对他的影响力,以及它如何深入他的梦境。
最后两句"舞云家范升堂席,寂寞依稀万古贤"则描绘了一幅画面:在一片祥和之中,有着舞动的云彩,诗人坐在家中的升高的坐席上,这种宁静与悠远似乎可以追溯到古代圣贤。这里寂寞而又神秘,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琴音和宁静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他对于音乐纯粹性和审美境界的追求。
红红白白两般栽,浅浅深深一气催。
但爱透从清水出,不辞脱自淤泥来。
随花着盖相依立,聚菂为房忍擘开。
妙洁色香无间断,床头更拨洗儿醅。
西风摆脱络头丝,荪壁为家不问蓍。
分得九华烟雨壑,种将五老水云芝。
戟髯洒洒精神健,剑脊棱棱气骨奇。
窗外几多凡草木,为谁张王为谁衰。
拂开芳草碧,坐断落花红。
世味觥筹外,年华带眼中。
六州空铸铁,万物任为铜。
有鷕桑畴雉,逢时会长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