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血气暗消磨,盎盎阳春保大和。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
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
但愿时平蚕麦好,免教人问蜀如何。
少年血气暗消磨,盎盎阳春保大和。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
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
但愿时平蚕麦好,免教人问蜀如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岸行》,主要描绘了诗人对人生阶段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少年血气暗消磨”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无奈,暗示了时光荏苒,精力不再如少年般旺盛。接下来的“盎盎阳春保大和”则转向春天的气息,以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和谐。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通过杏花的短暂盛开和梅子的酸涩未熟,寓言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变迁,暗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体悟。接着,“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描述了官场生涯的辛劳和归乡后的落寞,以“鱼无饵”比喻官场失意,以“燕有窠”寄托归乡的安宁。
最后两句“但愿时平蚕麦好,免教人问蜀如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五谷丰登的期盼,以及对个人遭遇的低调处理,不希望过多地引起他人对自己仕途的询问。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人生如寄客,况复真客宦。
南舟与北车,来往若征雁。
残暑赴西雍,冉冉忽秋晏。
三徙乃定居,什物旋营办。
腾移费负挈,犹恐仆夫讪。
幕府文书稀,食息有馀閒。
短才乏所补,公给浪蒙豢。
惧辜主人恩,从事不敢慢。
南轩有佳趣,流渠泻幽涧。
潺潺无时休,弄水悦童丱。
关中气候晚,时菊始云绽。
亦有终南云,朝暮生顾盼。
浩歌一樽酒,常分任鹏鴳。
晴坞夕阳媚,煖梢春意留。
讵须吞绛蕊,方解解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