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0)
注释
大江东去:词牌名,即“念奴娇”。
该词牌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不甚拘平仄。
上下阕后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苍苍: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样子。
扁舟:小船。
粘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
枻:船舷。
矶:石头。
骑鲸人:本指唐代李白,这里借指苏轼。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今古:一作“千古”。
麒麟发:散乱的头发。
翻译
秋夜月光洒满整片大地,我举起酒杯,对问无际的桂树下的月影:其中是什么东西呢?一叶小船独行在万顷波涛中,四周全是山峰环绕。我拿起船桨击打船舷高唱一曲,嫦娥仿佛要从天而降,挥舞着万里的冰雪。京城尘土千丈,怎能容得下如此人杰?
回首赤壁石旁边,骑鲸的人已经远去,不知过了多少载春秋。长空浩荡,千古之梦,也只得灰飞烟灭。我愿随着东坡,乘着风归去,披头散发。三山在何处?玉箫的乐声吹断了月亮皎洁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是金代诗人赵秉文的作品。他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韵脚,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秋日江景,满目桂影,扁舟独游,波涛万里,天空无际,意境开阔。他想象嫦娥降临,以及赤壁古战场的壮丽景色,暗示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历史的沉思。

诗人感叹京尘中的功名利禄难以容纳真正的豪杰,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他怀念骑鲸仙人般的古人,又感慨时光荏苒,山花几度开放。长空如梦,唯有归鸿明灭,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渴望随风而去,超脱尘世,甚至幻想能像苏轼那样,乘风归隐三山,吹奏玉箫,与明月共舞。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赵秉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学书十绝·其五

不堪细字眼犹花,熟睡分明暂到家。

何独能收小儿泪,客中时可当乘槎。

(0)

次韵李方叔宋镇立秋五绝·其五

南北区区浪自催,不妨随遇且徘徊。

鲈鱼白酒何须得,一醉端从好句来。

(0)

失题九首·其八

薄云疏雨洒雕笼,槎拂银潢月上弓。

红泪半残歌后烛,翠涛低涌梦回风。

淬馀剑锷虽为利,解尽犀棱未见通。

杳杳芝田定何许,断魂无计脱惊鸿。

(0)

失题九首·其三

君方陵愈我惭郊,大瓠为舟浪自要。

老矣独期云駃便,归与长负桂丛招。

峥嵘红橘迎风密,点滴安榴掠望烧。

多谢□萌滋味永,便思飞步到杨寥。

(0)

又寄性之二首·其二

平日鹓鸾接武中,汪汪每叹不能穷。

暂烦朱毂图遗爱,方信清时是至公。

千载难期人物盛,一时休叹马群空。

何妨坐啸追陈迹,应有新诗袭素风。

(0)

傅子昌归兴州

嘉陵江水接天流,州据江流最上游。

忆昔练衣随跋马,而今白发任虚舟。

庆门誉望闻来久,塞路殷勤得暂酬。

见说明朝却西去,长亭挥手恨无由。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