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云疏雨洒雕笼,槎拂银潢月上弓。
红泪半残歌后烛,翠涛低涌梦回风。
淬馀剑锷虽为利,解尽犀棱未见通。
杳杳芝田定何许,断魂无计脱惊鸿。
薄云疏雨洒雕笼,槎拂银潢月上弓。
红泪半残歌后烛,翠涛低涌梦回风。
淬馀剑锷虽为利,解尽犀棱未见通。
杳杳芝田定何许,断魂无计脱惊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景象。开篇“薄云疏雨洒雕笼,槎拂银潢月上弓”,以轻柔的雨滴和稀疏的云层起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红泪半残歌后烛,翠涛低涌梦回风”两句,将情感引入,红泪与残烛象征着情感的消逝,而低涌的翠涛与回旋的风则暗示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交错。
“淬馀剑锷虽为利,解尽犀棱未见通”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剑锷的锋利与犀角的坚硬,分别象征着才华与坚韧,但“未见通”则表达了尽管拥有这些优点,却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和认可,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最后,“杳杳芝田定何许,断魂无计脱惊鸿”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远之处。芝田,常用来象征仙境或理想之地,而“断魂无计脱惊鸿”则表达了主人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道山文章伯,杖履作幽栖。
笔砚为戏事,业落翻墨螭。
平生百万言,定相初不离。
更怜世间士,尘网深相闱。
笑踵双林辙,誓破万夫疑。
八面列神王,剑戟森携持。
怒目干龙宫,机缄绝谋惟。
佛语浩无际,天地如可弥。
笑谈一转毕,璿玑时未移。
见者皆了了,钝根化神机。
不然分三藏,谁能俱不遗。
白头钻故纸,底是出头时。
此恩今欲报,四顾将谁依。
在佛本无说,于公亦何为。
珍重谪仙人,登山力未疲。
天涯渺万里,著处即为归。
随缘作赞叹,妙语何奇奇。
置之天壤间,千古无敢非。
我生多肉障,烦公示宝篦。
请作一言蔽,牟尼即仲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