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学书十绝·其五》
《学书十绝·其五》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不堪细字眼犹花,熟睡分明暂到家。

何独能收小儿泪,客中时可当乘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学书十绝(其五)》,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首句“不堪细字眼犹花”,以“细字眼”喻指书法中的细微之处,形象地描绘了书法作品中那些精致入微、如同花朵般绽放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细腻之处的赞叹与欣赏。同时,“不堪”二字也流露出了一种难以抗拒、被深深吸引的情感,强调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次句“熟睡分明暂到家”,运用了生活化的场景,将书法学习比作一次短暂的回家之旅。在这里,“熟睡”不仅指睡眠状态,更隐含了沉浸在书法世界中的状态,仿佛在梦中回到了心灵的归宿。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书法学习带给诗人的宁静与满足感。

接下来的“何独能收小儿泪”,则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引入了情感的深度。这里“小儿泪”可能象征着对书法艺术的感动或对学习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的泪水。诗人提出疑问,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以及它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情感的能力。

最后一句“客中时可当乘槎”,借用古代传说中的“乘槎”故事,即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乘坐木筏渡过银河相会。在这里,“客中”指的是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通过“乘槎”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书法艺术也能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给予他安慰与力量,如同在银河中寻找归途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书法在个人情感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慰藉作用。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其十

云霞咫尺压吴郊,乘兴斯须棹小舠。

欲往结庐嗟未得,羡他何氏有三高。

(0)

天聪洞

云开岩玲珑,一窍入虚空。

亦有闾阎事,何当叩上穹。

(0)

东路赤岭铺

官路日长蝴蝶飞,豫章花落点征衣。

江南江北牡丹过,肠断春归客未归。

(0)

望远行.元夕

又还到元宵台榭。记轻衫短帽,酒朋诗社。

烂漫向、罗绮丛中,驰骋风流俊雅。

转头是、三十年话。量减才悭,自觉是、欢情衰谢。

但一点难忘,酒痕香帕。

如今雪鬓霜髭,嬉游不忺深夜。怕相逢、风前月下。

(0)

喜迁莺.晓行

宿酲初愈。更花焰频催,叶蕉重举。

浓露沾丛,薰风入樾,黄叶马头飞舞。

梦结尚依征旆,笛怨谁教渔谱。

村路转,见寒机灯在,晨炊人语。无据。堪恨处。

残月满襟,不念人羁旅。

天接山光,云拖雁影,多少别离情绪。

绣被香温密叠,罗帕粉痕重护。

这滋味,最不堪两鬓,菱花羞觑。

(0)

丁未仲夏季弟海陵官舍家大人赏月作诗和韵

银蟾忧易缺,綵侍喜长圆。

岂意他乡会,均同一乐全。

杯行惊话旧,星聚敢占天。

但愿人常久,频将桂影延。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