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临苍峡,门迎万里船。
湍声沉鸟语,岸沫拥蛟涎。
朝供收崖栗,宵瓶煮石泉。
平生林壑趣,向此合留连。
宝刹临苍峡,门迎万里船。
湍声沉鸟语,岸沫拥蛟涎。
朝供收崖栗,宵瓶煮石泉。
平生林壑趣,向此合留连。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宝刹临苍峡”一句,以宏伟壮观的语境开篇,宝刹可能指代寺庙中的佛塔或其他建筑物,临苍峡则是描绘了一处高峻的山谷。接下来的“门迎万里船”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来客的欢迎之情。
“湍声沉鸟语,岸沫拥蛟涎”两句,通过对水流、鸟鸣和波沫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氛围。湍声指的是急流的轰鸣之声,沉鸟语则是深谷中鸟儿的啁啾歌唱,而岸边的沫和蛟涎,则增添了水边静谧而又生动的情趣。
“朝供收崖栗,宵瓶煮石泉”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朝供可能是指早晨采集山中野果作为供品,而宵瓶则是晚上用石头取暖并煮食物的场景,这些细节透露出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
最后,“平生林壑趣,向此合留连”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情感。平生指的是一生中,林壑趣则是山水之间的乐趣,而“向此合留连”则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在这美丽的地方停留下来,与自然合而为一。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风光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圣迹开玄造,神都奠旧疆。
基图垂万祀,谟烈冠千王。
风雨园陵闭,衣冠寝用藏。
霞标悬绛阙,云际拱雕梁。
胜地盘龙虎,高丘下凤凰。
石麟秋作雨,铁马汗为霜。
落月铺金锁,飞花上玉床。
重关陈豹旅,濡露集鸳行。
扈跸群灵会,包茅九域将。
长江萦阁道,叠嶂列宫墙。
礼乐恢函夏,明威肃大方。
治成周六典,法画汉三章。
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
小臣歌帝则,绳武祝今皇。
大堤春尽花成雨,大堤女儿隔花语。
扬州估客四角幡,暮泊兰桡宿江渚。
芙蓉宝帓绿云鬟,翠簟银缸夜色寒。
倚瑟当垆春酒尽,卷帷望月晓装残。
石城一曲歌未足,日出天空江水绿。
含啼送客更多愁,肠断烟波万里秋。
哀哀一孤鸿,飞急向东逝。
伤哉金石交,三载乃相遇。
相遇能几何,一见不复双。
子尚滞西陵,我遂往銮江。
銮江不忍别,复有摄山行。
摄山不忍别,逐子至冶城。
冶城不忍别,十日淹江头。
饮子清泠酒,卧子木兰舟。
酸心一夜风,举目三千路。
别矣可奈何,含泪入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