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归》
《忆归》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倘来簪组可全抛,世路谁甘作系匏。

风月满川人得取,鹿麛随处我投交。

棋招黄绮横仙局,书学经生究易爻。

无地楼台吾岂敢,欲寻深处结窝巢。

(0)
鉴赏

这首诗《忆归》是明代诗人苏葵的作品,通过其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倘来簪组可全抛,世路谁甘作系匏。”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人似乎在说,那些象征权力与地位的官服(簪组)可以随时抛弃,不愿在世俗的道路上成为被束缚的匏器(匏,一种乐器,此处比喻束缚)。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社会规范的挑战,以及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颔联“风月满川人得取,鹿麛随处我投交。”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自由自在的画面。诗人似乎在说,大自然中的美好(风月)随处可见,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而鹿麛(小鹿)则成了诗人投交、融入自然生活的一个象征,暗示了诗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颈联“棋招黄绮横仙局,书学经生究易爻。”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下棋(棋招黄绮)和学习儒家经典(书学经生究易爻),诗人不仅寻求智力上的刺激,更是在探索人生哲学和宇宙真理。黄绮(古代传说中的两位高士)和易爻(《周易》中的占卜方法)都代表了深邃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这些活动,试图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尾联“无地楼台吾岂敢,欲寻深处结窝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的规划。虽然他不敢奢望拥有豪华的楼台,但仍然渴望在自然深处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这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汴堤柳

隋家天子忆扬州,厌坐深宫傍海游。

穿地凿山开御路,鸣笳叠鼓泛清流。

流从巩北分河口,直到淮南种官柳。

功成力尽人旋亡,代谢年移树空有。

当时綵女侍君王,绣帐旌门对柳行。

青叶交垂连幔色,白花飞度染衣香。

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枝好。

驿骑征帆损更多,山精野魅藏应老。

凉风八月露为霜,日夜孤舟入帝乡。

河畔时时闻木落,客中无不泪沾裳。

(0)

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0)

田家留客

人家少能留我屋,客有新浆马有粟。

远行僮仆应苦饥,新妇厨中炊欲熟。

不嫌田家破门户,蚕房新泥无风土。

行人但饮莫畏贫,明府上来何苦辛。

丁宁回语屋中妻,有客勿令儿夜啼。

双冢直西有县路,我教丁男送君去。

(0)

生查子·其一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0)

禅诗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0)

善哉行

我徂我征,伐彼蛮虏。练师简卒,爰正其旅。

轻舟竟川,初鸿依浦。桓桓猛毅,如罴如虎。

发炮若雷,吐气如雨。旄旌指麾,进退应矩。

百马齐辔,御由造父。休休六军,咸同斯武。

兼涂星迈,亮兹行阻。行行日远,西背京许。

游弗淹旬,遂届扬土。奔寇震惧,莫敢当御。

权实竖子,备则亡虏。假气游魂,鱼鸟为伍。

虎臣列将,怫郁充怒。淮泗肃清,奋扬微所。

运德耀威,惟镇惟抚。反旆言归,旆入皇祖。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