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它蕴含着深厚的佛学思想和禅宗哲理。诗中“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两句,表达了万物皆从虚空无门之处生出,但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常令人心智迷乱,使人难以明辨是非。
接着的“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诗人自问自答,虽然被人称作某家之子,但自己的内心却如同独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不为世俗所动摇。这里体现了禅宗中“我本来面目”的理念,即每个人都应寻求自己本源的纯净和自由。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两句,则是在探讨宇宙万物的真实与存在状态。诗人认为在这纷扰的世界中,真正的存在是稀少的,而事物之所以能被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备了某种平和安稳的品质。
最后,“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则是诗人对修行者的告诫。意思是要深刻理解内心不起波澜的重要性,当心念不动时,才能照亮无尽的生命之源。这也反映了禅宗中“静坐观心”、“明心见性”的修炼方法。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探讨和内在智慧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禅学真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