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诗》
《禅诗》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shī
táng / jiǎorán

wànchūménfēnfēn使shǐzhìhūn
chēngshuíshìtiānyuán

shíqiěyǒuxiānāncún
zhīdòngniànzhàochūwànzhòngyuán

注释
万法:万物的法则规律。
无门:没有固定出处或起源。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
智昏:智慧使用不当导致的困惑。
徒称:空洞地宣称。
谁氏子:指不确定的家族后裔,泛指一般人。
独立:独自站立,不依赖他人。
天地元:天地的本原,宇宙的根本。
实际:真实的状况或本质。
且何有:究竟是否存在。
物先:事物之前或事物的预设状态。
安可存:怎能存在。
须知:必须知道。
不动念:心念静止,没有杂念。
照出:洞察、照亮。
万重源:万物的多重源头,深层次的本质。
翻译
万物法则非出自一门,繁杂智慧反使人迷惑。
空自称是某家之子,独自立于世界本原之上。
真实情况究竟何在,事物怎能预先存在。
需知心念不动之时,方能洞察万物的根本源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它蕴含着深厚的佛学思想和禅宗哲理。诗中“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两句,表达了万物皆从虚空无门之处生出,但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常令人心智迷乱,使人难以明辨是非。

接着的“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诗人自问自答,虽然被人称作某家之子,但自己的内心却如同独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不为世俗所动摇。这里体现了禅宗中“我本来面目”的理念,即每个人都应寻求自己本源的纯净和自由。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两句,则是在探讨宇宙万物的真实与存在状态。诗人认为在这纷扰的世界中,真正的存在是稀少的,而事物之所以能被保存下来,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备了某种平和安稳的品质。

最后,“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则是诗人对修行者的告诫。意思是要深刻理解内心不起波澜的重要性,当心念不动时,才能照亮无尽的生命之源。这也反映了禅宗中“静坐观心”、“明心见性”的修炼方法。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探讨和内在智慧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禅学真理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寄梁药亭太史·其三

玉轸六莹琴,纱窗弹夜深。

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

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

(0)

访胡星卿·其一

城南有高士,种竹万馀竿。

中有小茅屋,才能一丈宽。

竹叶荫阶绿,竹声当夏寒。

白发被两鬓,童颜良可观。

出入万竹间,敏捷如转丸。

斲竹换新谷,卖竹去输官。

了无衣食苦,谁云心不安。

(0)

报资寺题壁·其五

宫阙犹存隔薜萝,一抔斜日几人过。

醉魂未必依寒寺,应入青州作酒魔。

(0)

刘白亭求荐馆旗下诗以语之

文章无力慰妻儿,何莫调兮入一旗。

纵使未能通宦籍,不须还乞作人师。

穷搜万物神为怒,痛哭千秋世亦疑。

收拾聪明学痴拙,从来愚福老方知。

(0)

閒居·其十四

五十年来事,今朝悔昨朝。

路行皆蜀险,书著亦秦烧。

一啸响空谷,五噫归小桥。

片心孤托月,长独立中宵。

(0)

道明水望三十六峰

崇山道明水,皦皦石潭清。

上有木龙树,葳蕤闻凤声。

开琴待明月,月向清溪生。

三十六峰里,群仙抗手迎。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屈大均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