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有高士,种竹万馀竿。
中有小茅屋,才能一丈宽。
竹叶荫阶绿,竹声当夏寒。
白发被两鬓,童颜良可观。
出入万竹间,敏捷如转丸。
斲竹换新谷,卖竹去输官。
了无衣食苦,谁云心不安。
城南有高士,种竹万馀竿。
中有小茅屋,才能一丈宽。
竹叶荫阶绿,竹声当夏寒。
白发被两鬓,童颜良可观。
出入万竹间,敏捷如转丸。
斲竹换新谷,卖竹去输官。
了无衣食苦,谁云心不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城南的高士胡星卿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
首先,诗人以“城南有高士,种竹万馀竿”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一位在城南隐居的高士,周围环绕着成千上万竿翠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接着,“中有小茅屋,才能一丈宽”描绘了这位高士的住所,虽简陋却充满诗意,仅有一丈见方的小茅屋,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高士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竹叶荫阶绿,竹声当夏寒”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中的静谧与凉爽,竹叶遮蔽着台阶,一片葱郁,竹林中传来的声音在夏日里带来一丝清凉,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白发被两鬓,童颜良可观”刻画了高士的外貌特征,白发两鬓,童颜可人,形象地表现了他超脱世俗、内心年轻的状态,与他的精神世界相呼应。
“出入万竹间,敏捷如转丸”描述了高士在竹林中自由自在、行动迅速的生活状态,如同竹林间的精灵,展现出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默契与自在。
“斲竹换新谷,卖竹去输官”揭示了高士的生活方式,通过砍伐竹子换取粮食,再将多余的竹子出售给官府,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物质需求的简单与节制。
最后,“了无衣食苦,谁云心不安”表达了高士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内心的平静,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没有感到任何困扰或不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星卿隐居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物质需求的淡泊,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美好意境。
忆昔短衣精骑射,千金市马宁论价。
寻春不惜锦障泥,归醉且无官长骂。
一行作吏遭羁束,五斗红陈家不足。
骅骝卖却买驽骀,夜龁空槽敢食粟。
年来可惜穷到骨,奔走不暇黔吾突。
天公更使我马殂,造物戏人无乃忽。
闻君厩有江淮种,风入四蹄两耳耸。
惠然见贶颇周急,幸免尘靴行决踵。
投诗寄谢三叹息,羞涩倒囊无寸积。
他年客路会相逢,小倩梦兰吾不惜。
柳絮飘残,樱桃熟后,东风开老将离。
杳杳燕关,三年鹏息应飞。联翩佳友分携。
黯江干、帆影鞭丝。菰芦留我,郊居独赋,西笑难期。
青云有客,白社无人,芳邻枉卜,乐事犹迟。
残书几卷,小车花下方移。
袁北张南,拟过从、斜对柴扉。却谁知。
有夕阳一片,做出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