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其一》
《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执戟老翁年七十,人看生理亦无聊。

草玄事业窥周易,作赋声名动汉朝。

今见远孙勤翰墨,还持遗藁困箪瓢。

三年乡校趋晨鼓,一日边城听夜刁。

野饭盈盘厌葱韭,春风半道解狐貂。

归时定倒迎门屣,问雁安能学度辽。

(0)
翻译
一位手持武器的老翁已年届七十,人生仿佛也失去了乐趣。
他钻研《周易》这样的深奥学问,作赋的名声曾在汉代流传。
如今见到孙子勤奋研习书法,他拿着祖先留下的稿子却生活贫寒。
他在乡村学校日出而作,夜晚在边城聆听号角声。
野外简陋的饭菜已让他对葱韭感到厌倦,春风吹过,连皮毛都解冻了。
回家时,他必定会满心欢喜地迎接孙子,但问雁南飞,又怎能效仿窦宪北伐度辽呢?
注释
执戟:手持武器。
生理:生活。
窥:研究。
周易:中国古代哲学书籍。
动汉朝:影响汉代。
遗藁:祖先遗留的稿件。
晨鼓:学校清晨的钟鼓声。
夜刁:夜间巡逻的号角声。
野饭:野外简餐。
葱韭:蔬菜。
解狐貂:指春天天气转暖,皮毛不再厚重。
迎门屣:迎接归来的人。
问雁:询问大雁是否能像窦宪一样北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年逾七十的老翁,虽然生活清贫,但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他钻研周易,曾在文学上享有声誉,影响了汉朝。看到孙子勤奋于书法和文章,老翁虽生活简朴,仍坚持教导,每日在乡村学校中奔波,夜晚在边城聆听号角。他的餐食简单,甚至野菜都觉得满足,春风吹过,连狐貂皮衣也感到温暖。想象着儿子回家时,老翁会满心欢喜地迎接,然而他更期待的是儿子能像大雁一样,展现出忠诚和坚韧,而非效仿度辽的功绩。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老翁对家族传承和教育的重视。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送苏伯诚编修佥江西宪司提学

严生久厌承明直,杨亿俄成乞外书。

庭内九皋伤局趣,驾前千里范驰驱。

润身岂必文章事,妙悟多从点化初。

榱桷栋梁他日事,长安索米却惭予。

(0)

陆凤刲股愈母疾

病居母痛在儿,儿生无母生曷为。

千方百祷总无验,精诚一点天或知。

梦非梦,觉非觉,若有神人默相告。

由来母子本一人,母如可赎宁百身。

槃水加刀刀自跃,一片红绡如玉落。

遗羹未似颍封人,宿瘕潜症如水沃。

人言孝行真难作,以礼律之无乃过。

君不见世间吴起辈纷纷,母病在床如不闻,

(0)

宜晚轩

旋锄荒秽彊名园,小结茅茨便作轩。

行处藤枝还自倚,吟馀贝叶亦时翻。

閒居未拟潘生赋,知足先师老氏言。

长者有车时见过,愿闻何处是真源。

(0)

寄河南顾参议崇善二首·其二

曾子何曾解杀人,市中有虎未为真。

清时正是功名会,莫为吴山早乞身。

(0)

登西马坞

一上高山望五湖,云飞尽处是姑苏。

人家隐隐烟中有,帆影依依天际无。

俯仰两间双短鬓,往来千古一蘧庐。

仲淹自是多忧者,廊庙江湖恐未殊。

(0)

延清阁夜坐

虚绿摇窗镜影空,庭梧瑟瑟剪秋风。

水晶帘外朦胧月,人在秋江碧练中。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