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戟老翁年七十,人看生理亦无聊。
草玄事业窥周易,作赋声名动汉朝。
今见远孙勤翰墨,还持遗藁困箪瓢。
三年乡校趋晨鼓,一日边城听夜刁。
野饭盈盘厌葱韭,春风半道解狐貂。
归时定倒迎门屣,问雁安能学度辽。
执戟老翁年七十,人看生理亦无聊。
草玄事业窥周易,作赋声名动汉朝。
今见远孙勤翰墨,还持遗藁困箪瓢。
三年乡校趋晨鼓,一日边城听夜刁。
野饭盈盘厌葱韭,春风半道解狐貂。
归时定倒迎门屣,问雁安能学度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年逾七十的老翁,虽然生活清贫,但仍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他钻研周易,曾在文学上享有声誉,影响了汉朝。看到孙子勤奋于书法和文章,老翁虽生活简朴,仍坚持教导,每日在乡村学校中奔波,夜晚在边城聆听号角。他的餐食简单,甚至野菜都觉得满足,春风吹过,连狐貂皮衣也感到温暖。想象着儿子回家时,老翁会满心欢喜地迎接,然而他更期待的是儿子能像大雁一样,展现出忠诚和坚韧,而非效仿度辽的功绩。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老翁对家族传承和教育的重视。
病居母痛在儿,儿生无母生曷为。
千方百祷总无验,精诚一点天或知。
梦非梦,觉非觉,若有神人默相告。
由来母子本一人,母如可赎宁百身。
槃水加刀刀自跃,一片红绡如玉落。
遗羹未似颍封人,宿瘕潜症如水沃。
人言孝行真难作,以礼律之无乃过。
君不见世间吴起辈纷纷,母病在床如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