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梁药亭太史·其三》
《寄梁药亭太史·其三》全文
明 / 何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玉轸六莹琴,纱窗弹夜深。

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

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玉轸六莹琴”,以“玉轸”和“六莹”形容琴之珍贵与纯净,暗示了演奏者高雅的艺术追求。接着,“纱窗弹夜深”一句,将场景置于夜晚的纱窗前,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音乐在夜色中悠扬,与外界隔绝,只属于演奏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灵交流。

“如何山水志,迸出庙廊心。”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连,山水志向与庙廊之心相互映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内心深处对精神寄托的追求。这里的“迸出”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激荡与释放,仿佛内心深处的情感如同泉水般涌出,无法抑制。

“素月经银汉,閒情在翠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心灵的连接。月光如银,洒在广阔的银河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宇宙景象;而“閒情在翠林”则将诗人的悠闲与宁静心境融入到翠绿的树林之中,仿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最后,“几时花下路,缓步一相寻。”这两句诗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憧憬。想象着在花开的季节,沿着花下的小径缓缓行走,寻找那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对未来的向往,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何绛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题双桂轩

小山佳树爱幽深,并秀联芳不作林。

一径露华秋冉冉,两窗云影昼沈沈。

天风浩荡清无际,月窟凄凉醉不禁。

寄语吴刚莫相恼,须教接叶布庭阴。

(0)

为谢氏题椿桂

闻昔燕山种德深,灵椿丹桂两阴阴。

一樽好为严君寿,三釜终酬令子心。

竹帛流芳传旧史,丹青遗画见新吟。

谢公不念苍生苦,高卧东山自古今。

(0)

次新淦

柳条日以青,雪消春水煖。

溯流何儃佪,又见白日晚。

山光与水色,取适兴不浅。

开户面大江,凭轩见孤巘。

云端野烧明,天际归舟远。

忧来觉时遥,欢去知星短。

安行复饱食,使我颜色腼。

进德思乾乾,匪躬怀蹇蹇。

持此慰吾心,庶以善自勉。

(0)

过湖乐站

晨策登远林,初日云外赤。

川明寒波生,野旷岚雾白。

倾耳聆哀猿,扪萝随鸟迹。

昔年花柳场,今作荒草陌。

泠泠松上露,冉冉如泪滴。

(0)

题太真吹笛图

日色斜明五凤楼,阿环吹笛按凉州。

馀音杳逐行云去,散作开元天下愁。

(0)

题兰轩旧隐

轩以兰名趣自高,光风九畹在庭皋。

结邻萧艾伤尼父,纫佩沅湘忆楚骚。

三径有花司晚节,一生无梦妒凡桃。

凭阑每挹清芬处,还想先翁结构劳。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