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文献历十朝,魏公峨冕加金貂。
孙支得君愈隽发,贵名突兀凌烟霄。
居吴入蜀三十载,诸公孰能折简招。
涧松意气极磊砢,天马毛骨何超遥。
鼎来行卷十九首,缑山明月闻吹箫。
沉香亭畔未须说,想见风雪上灞桥。
老夫诵之群玉府,学士如堵不敢骄。
尔来一编愈妙绝,粲若新霁瞻斗杓。
出为龙首子何有,老穿豹尾我亦聊。
湖边酒楼无十步,胸次懑懑思同浇。
君家文献历十朝,魏公峨冕加金貂。
孙支得君愈隽发,贵名突兀凌烟霄。
居吴入蜀三十载,诸公孰能折简招。
涧松意气极磊砢,天马毛骨何超遥。
鼎来行卷十九首,缑山明月闻吹箫。
沉香亭畔未须说,想见风雪上灞桥。
老夫诵之群玉府,学士如堵不敢骄。
尔来一编愈妙绝,粲若新霁瞻斗杓。
出为龙首子何有,老穿豹尾我亦聊。
湖边酒楼无十步,胸次懑懑思同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赠给友人苏邵叟的作品,表达了对苏氏家族的敬仰以及对苏邵叟个人才华的赞赏。首句“君家文献历十朝,魏公峨冕加金貂”描绘了苏家世代显赫,祖先曾担任高官。接着,“孙支得君愈隽发”赞美苏邵叟本人才情出众,名声显赫。
诗人提到苏邵叟在吴蜀两地生活多年,但并未被他人轻易招揽,显示出其独立特立的性格。“涧松意气极磊砢,天马毛骨何超遥”以松树和天马的形象比喻他的坚韧与超逸。诗人称赞苏邵叟的诗作《鼎来行卷十九首》如同缑山明月,清新脱俗。
“沉香亭畔未须说,想见风雪上灞桥”暗指苏邵叟的诗才不仅在宫廷之内,也在民间流传,甚至在风雪中也能触动人心。诗人表示自己读其诗作如置身于群玉府,感叹学士众多,但无人能及。
最后,诗人自谦地说,虽然自己不如苏邵叟出类拔萃,但仍然希望能与他在湖边酒楼共饮,抒发胸中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对苏邵叟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