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答陈传朋·其一》
《和答陈传朋·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羁愁阅寒暑,归梦耿晨昏。

本意营三釜,何如老一村。

齿牙从世议,顶踵尚君恩。

多谢知心友,相过得细论。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和答陈传朋(其一)》。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怀乡之情与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羁愁阅寒暑,归梦耿晨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尽思念和渴望。"羁愁"指的是被羁绊的心绪,而"阅"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寒暑"象征季节的更迭,暗示了时光的推移与变换。而“归梦”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向往之情,它如同晨昏交替一般,时刻萦绕在心头。

“本意营三釜,何如老一村。” 这两句显示了诗人的平淡志趣和宁愿过简朴生活的心态。"三釜"是古代的一种小型炊器,象征着简单的生活;而"老一村"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一个安静的小村庄里度过晚年,享受平凡却宁静的生活。

“齿牙从世议,顶踵尚君恩。”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评价的超然态度和对君恩的感激。"齿牙"在这里指的是年老,而"从世议"则意味着随波逐流,顺应世俗的看法;而“顶踵尚君恩”则是对君主恩惠的感念之情。

“多谢知心友,相过得细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深切的谢意和珍视。"知心友"指的是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而"相过得细论"则是对朋友间细腻交流和深入了解的赞美。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怀念、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社会评价的超然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酬钱养心题菊

六阴复处已无阳,喜有黄花晚节香。

遍插满头成故事,且倾初酿贺新妆。

餐英已惯烹调法,和药应知性味凉。

老我题诗寄同好,明年为种绕书堂。

(0)

马路阁眺有感

人世繁华一梦梁,桑田沧海备经尝。

古今变态知多少,只有青山不改常。

(0)

寄怀莲荪姊

记得同居日,相携笑语投。

随肩常伴读,握手共閒游。

未别心先醉,临歧泪满流。

何时重聚首,并坐诉离愁。

(0)

翌日郊行遇雨口占

倾盆暴雨忽淋头,咫尺骄阳仍照楼。

悟得夏云才一片,雹棱应不碍秋收。

(0)

重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七

休言倾国且倾家,浪掷多金满种花。

赏罢芳菲酿香水,愈能自给愈风华。

(0)

题南国风光画册十六首·其三牛耕

上国机耕遍各州,下邦依旧把锄耰。

牛生莫怨驰驱苦,人亦终身苦似牛。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