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繁华一梦梁,桑田沧海备经尝。
古今变态知多少,只有青山不改常。
人世繁华一梦梁,桑田沧海备经尝。
古今变态知多少,只有青山不改常。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广阔的视野,描绘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贡桂生站在马路阁上,俯瞰人间繁华如梦,感叹世事变迁如同桑田变沧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人世繁华一梦梁”,开篇即以“梦梁”比喻人世的繁华短暂,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虚无。这种将现实比作梦境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桑田沧海备经尝”,进一步深化了对世事变化的感慨。这里借用“桑田沧海”的典故,形象地描述了世事的巨变,从繁荣到衰败,从新生到消亡,如同大海与农田的转换,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循环更替。
“古今变态知多少,只有青山不改常”,最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永恒的赞美。在诗人看来,尽管人类社会经历了无数的变化,但自然界的青山却始终保持着不变的姿态,象征着自然的恒久和生命的坚韧。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自然之美的永恒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揭示了人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时间、变化和永恒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冲飙海外起,宿乌林中飞。
吾家环堵室,无事不启扉。
昨闻海氛恶,出门问是非。
是时天戒寒,雨后日色微。
传呼县官来,父老迎旌旗。
官言寇甚急,一方如病痱。
止可守乡里,去此将何依。
尔曹各努力,学著短后衣。
呜呼三镇兵,甲冑老生虮。
一朝尽败没,火伴归者稀。
吾民素恇怯,岂足张兵威。
海内词人孰正声,画师樗散话居平。
何当麋鹿游台感,又见龙蛇起陆争。
燕乐孤微知石竹,樵风哀艳入琶筝。
西台铁笛曾吹裂,卖药悬壶断此生。
入山惟恐不能深,勾漏罗浮何处寻。
欲问葛翁同徙宅,山樵妙墨有青岑。
身世可堪逢百忧,万方多难竟无休。
死生契沽嗟吾辈,烟雨迷茫话小楼。
涧曲松风长,峰面洞门閟。
山掩七八重,泉绕堂阶地。
山水幽以深,横舍清而丽。
书院阅千年,创自李唐季。
欧人矜古校,最古无我逮。
紫阳光大之,象山来掎袂。
讲学流美谈,一言辨义利。
汉宋有晦翁,集成学为至。
理气穷太极,治行高揭厉。
心性掸精微,训诂新义例。
馀事事诗文,旁及参同契。
滂博无不该,精粗无所滞。
居敬以穷理,中心岂有弊。
大学与中庸,纯粹有次第。
孟子配论语,洙泗心传继。
五经失微言,四书发大义。
八百年学风,无出新安制。
寔为新教主,后圣范一世。
大鉴易佛法,路得改耶系。
三子大力人,鳌负摇地势。
大道虽未闻,太平法尚蔽。
此乃刘歆罪,难为考亭喟。
侁侁走胄子,俎豆捧堂陛。
惜仅习八股,学业陋以废。
殿庭罗瓷盎,盐酱陈琐细。
吁嗟此名校,一旦至此秽。
学问皆扫尽,良由求富贵。
中华号文明,愧观汗流袂。
有司岂无罪,振与谁为替。
应开大学校,心物罗根蒂。
西江后英起,道术犹有繫。
《再题》【清·康有为】涧曲松风长,峰面洞门閟。山掩七八重,泉绕堂阶地。山水幽以深,横舍清而丽。书院阅千年,创自李唐季。欧人矜古校,最古无我逮。紫阳光大之,象山来掎袂。讲学流美谈,一言辨义利。汉宋有晦翁,集成学为至。理气穷太极,治行高揭厉。心性掸精微,训诂新义例。馀事事诗文,旁及参同契。滂博无不该,精粗无所滞。居敬以穷理,中心岂有弊。大学与中庸,纯粹有次第。孟子配论语,洙泗心传继。五经失微言,四书发大义。八百年学风,无出新安制。寔为新教主,后圣范一世。大鉴易佛法,路得改耶系。三子大力人,鳌负摇地势。大道虽未闻,太平法尚蔽。此乃刘歆罪,难为考亭喟。侁侁走胄子,俎豆捧堂陛。惜仅习八股,学业陋以废。殿庭罗瓷盎,盐酱陈琐细。吁嗟此名校,一旦至此秽。学问皆扫尽,良由求富贵。中华号文明,愧观汗流袂。有司岂无罪,振与谁为替。应开大学校,心物罗根蒂。西江后英起,道术犹有繫。
https://shici.929r.com/shici/limbvFY5.html
我闻安养国,贤圣俱栖迟。
讲堂极壮丽,行树相因依。
湛湛七宝池,矫矫珍禽飞。
金绳界道明,天乐随风移。
衣食应念至,不假人力为。
文殊既戾止,慈氏亦来仪。
长揖三界苦,永绝四流悲。
逝辞五浊世,金手引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