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颇幽僻,嚣俗不相闻。
性果凭心植,书苗倩笔耘。
天青光气迥,水碧细流分。
觱发风生处,翔鹰绕朔云。
山中颇幽僻,嚣俗不相闻。
性果凭心植,书苗倩笔耘。
天青光气迥,水碧细流分。
觱发风生处,翔鹰绕朔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静谧清幽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山中颇幽僻”,开篇即点出地点的隐秘与环境的静谧,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嚣俗不相闻”进一步强调了山中与外界的隔绝,仿佛这里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
接着,“性果凭心植,书苗倩笔耘”两句,转而描写诗人的心境与行为。诗人以“性果”自喻,表示自己性格坚定,不为外物所动;“书苗”则象征着知识或学问的积累,而“倩笔耘”则是借助笔墨耕耘知识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勤奋学习、不断追求知识的精神状态。
“天青光气迥,水碧细流分”描绘了山中天空的广阔与清澈,以及溪水的碧绿与细流的潺潺声,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觱发风生处,翔鹰绕朔云”以风起之处的动态景象,引入飞翔的雄鹰,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雄鹰在高远的云层间翱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的志向高远,不为世俗所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幽静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高远志向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偶出国南门,秋风动吴沼。
佳人隔扶桑,日出方杲杲。
照见玉雪肤,德音日三澡。
飘飘白霞裾,覆以青桂葆。
南北不可忘,星辰隔昏晓。
彼媸不自陋,铅华以为巧。
岂不伤迟暮,那复事妍好。
夜理机上丝,千端萦积抱。
达旦始成章,一寄万里道。